习主席俄罗斯之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俄两国正滿怀信心,在过去70年经验成果基础上,将推动中俄关系进入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为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合作共赢的双边关系提供了重大启示和示范作用。 |
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他连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俄,也是其第八次访俄。普京总统向习主席说,近年来,在您的直接参与下,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访问期间,习主席和普京总统为中俄关系迈向新时代,双方密切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俄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规划了中俄友好发展的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俄关系堪称当今国际关系中大国友好合作的典范。 习主席俄罗斯之行,可谓亮点纷呈,现仅从三个方面而言之。 第一,中俄双边友好合作呈现更加稳定、更加丰富、更加美好。两国表示相互给予更加坚定有力的战略支持,支持对方走自身发展道路和维护本国核心利益,保障两国各自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国一致同意将政治合作、安全合作、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国际协作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点领域。双方还规划了具体合作举措。在政治合作上,强调中俄关系将继续以牢固的政治信任为基石,发挥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作用,保持两国元首密切交往,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统筹和推动作用,发挥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的高效运转。在务实合作上,指出其合作目标为双边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造福两国人民。强调务实合作将全面提质升级,实现利益深度交融、互利共赢。双方对经贸、科技、金融等众多领域采取具体合作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两国元首见证了,双方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合作项目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去年两国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幅为27%。两国表示扩大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2020年和2021年互办“中俄科技创新年”,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和合作。两国表示在实施中俄2018—2022年航天合作的基础上拓展并深化两国航天领域长期互利合作,涉及运载火箭、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通信系统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在人文交流方面,强调交流的目标是传承世代友好、巩固民间友好往来,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两国提出互派优秀学生到对方国家就读优秀专业,实现2020年相互留学交流10万人次宏大计划。在双边合作的其他领域均有鼓舞人心和具体措施的规划。 第二,中俄在国际事务方面显示了高度协调和密切合作。两国元首表示,中俄在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着强权政治、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的挑战和干扰,中俄作为世界上两大举足轻重的大国,承载着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更大期期待。新时代,中俄更要负起维护和平安宁的使命。两国强调:坚持睦邻友好。习主席指出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中俄友好不针对第三方。中俄要体现世界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使命和担当,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两国奉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中俄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提供“中俄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新倡议,也是对俄方举办国际经济论坛的鼎力相助,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习主席在论坛大会上发表重要致辞。他盛赞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各方最大利益的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他提出了三点新倡议:一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主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三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中国在发展中坚持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上三点倡议,习主席精辟阐明了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妥善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问题、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为治理全球经济贡献了中国智慧,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习主席俄罗斯之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俄两国正滿怀信心,在过去70年经验成果基础上,将推动中俄关系进入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为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合作共赢的双边关系提供了重大启示和示范作用。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