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王敏:从轻松到压抑:两次进宫与天皇夫妇交流纪实
发表时间:2019-04-22 18:54 来源:大公网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互动交流,我强烈感受到天皇夫妇所散发出的正能量信息。特将二位谈话中的期待和愿望略加归纳:希望日中双方加深以汉字文化为共识平台的多领域交流。全方位开展多样化的日中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加大青少年交流的力度,以保障日中世代和平后继有人,缓解当前对历史认识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希望皇室成员访华,直接认识、接触和参与交流,以带动国民对华认识的深入。

第一次“御进讲”:轻松愉快的经历

2007年2月,日本原文化厅长官青木保先生电话通知我,本年度由他为天皇夫妇担任御师,专题讲授东亚的文化交流。天皇委托他介绍一名具有时代感的年轻学者续讲。于是,他当场推荐了我,并征得了天皇夫妇的同意。

日本皇室每年新年伊始都要迎来学者为天皇夫妇授课,讲述与当年的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这种制度叫“御进讲”。据了解这是日本皇室成立以来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于是在我也在历史进程的某一时刻偶然进入了御进讲的边缘,被称为首位御进讲中国女学者,得以在青木保先生与其弟子、一桥大学足羽与志子教授的陪同下,一起进入皇宫。

那天傍晚,我们与天皇夫妇围坐在一张小小的餐桌前,主讲的我被安排在天皇夫妇的对面,青木保先生与足羽与志子教授则坐在一侧静听。我们一边共进晚餐,一边进行交流。天皇首先谈到了他的次子在大学学中文,而且去过云南。皇后则说,她小时候学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汉诗和汉文,还记得一首歌。她并把歌词背诵了一遍。她又讲到在日本古典名著《万叶集》中描绘最多的是梅花,就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日本人说“花”,多指樱花,但在《万叶集》问世的奈良时代,日本人说到花,往往是指梅花。

巧的是,今年4月1日公布的新年号“令和”,正出自《万叶集》中“梅花之歌三十二首”的序文。

天皇接着介绍说,日本皇宫中有很多仪式都与中国有关。例如过去在日本皇宫中举行仪式时,皇后要凤冠霞帔,到后来这种习惯才逐渐发生了变化。天皇和皇后回忆说,1992年他们访华时到过上海、北京和西安。皇后说,在参观大雁塔时,一个老人给她讲过很长一段话,她当时听不懂,但可以感到老人的慈祥、善良和热情。

我向天皇夫妇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100多年的历史。我说,看到许多日本人很喜欢汉诗,喜欢中国古代的文化,比如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也就是日本藏国宝的地方,那里面有从中国传来的琵琶等许多国宝,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而保存下来很不容易,有些古书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但在日本还可以看到。

饭后,天皇夫妇问我,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什么不同,又问起现在的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文化。我介绍说,现在中国人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很多,各个书店都摆着日本的书籍,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大都被翻译成中文了。由于日本至今保存着一些在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和文物,所以思想家冈仓天心先生说日本就像是亚洲文化的仓库。

谈到翻译成中文的日本书,我表示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一些作品,是经我翻译后首次在中国出版的。天皇和皇后听后很兴奋,皇后说她喜欢宫泽贤治《鹿舞起源》的故事。我说这一故事是讲人和动物合为一体,人和自然融合的关系,与中国庄子的人与蝶的关系有相似之处。

在天皇夫妇询问下我说,我最喜欢他的《不怕风不怕雨》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发现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那么平凡,又那样热爱和平,热爱生活。但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旧军人并非如此,这首诗给了我重新认识日本的机会,真正的日本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天皇听后反复说,是的,是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那一次的御进讲,原计划是两个小时,但皇后以请工作人员给我们换茶的方式,使交流多延续了半个小时,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

第二次应邀进宫:沉重和压抑

再次与天皇夫妇面对面交谈已是2015年5月。从2月起,皇室几次电话约我入宫。5月1日宫内厅通知我,5月3日下午两点半开始,在皇宫御所与天皇夫妇交流。

日程安排极其严谨的皇室如此快速地决断会面日期,令我震惊。我意识到大概此次会见意义非凡。查了查日历,5月3日是日本宪法纪念日。当时安倍政权正忙于修改宪法,势不可挡。

那天原定谈话时间规定在一小时之内,但不知不觉中又超出了半个小时。告别时天皇夫妇携手送我到大门口,并破例合影留念。交流结束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特意走进附近一座咖啡厅,在那里整理记录,直到晚上6点半钟。要不是店员催促有顾客在等候位置,我也许还要坐下去。如此这般的消费时间是因为我感到沉重和压抑,只想自己独处。回到家中已经很晚,我还是打开了电脑,继续整理当天所感:

“今日下午有幸荣获天皇夫妇接见,感触万千!他们殷切希望日本民间的大禹信仰文化开创日中交流的良苦用心令人震撼。他们意向明确,正视历史。并且坚定地表达:了解历史的明暗进程,才会跨越,才有未来……”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我对日本大禹信仰的考察。上世纪80年代初我被公派留学日本。其后在日本工作期间,我曾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故事译为日文。在考察《西游记》对日本的影响过程中,我开始关注“金箍棒”的“原身”——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以及大禹与日本的关联。我参与了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的开创活动,该会迄今已在日本各地举办了六次大禹文化节,并考察了在日本各地所发现并经过鉴定的大禹信仰相关文物史迹共计123处,并且这种考察和相关活动仍在继续中。

日本皇室对大禹也非常崇敬。在古时,中国的《四书五经》是日本皇室的必修教材,其中有31处提到大禹,大禹是标志圣德的模式。日本最早的史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史书中也都将大禹与天皇媲美。当今天皇的年号“平成”,出处之一即《尚书·大禹谟》中的“地平天成”字句。1992年10月26日,天皇夫妇在访华过程中亲临西安碑林博物馆,目睹了刻写于唐代的“开成石经”中《尚书》的“地平天成”字迹。

经多年考察研究,2014年12月我在日本出版了《大禹和日本人》一书。

那次天皇夫妇与我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他们认真阅读了拙著《大禹和日本人》,从中感悟到了皇家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再次深深感受到日本与中华文明的渊源。他们感谢我对日本国民的引导,恳诚希望通过日中大禹文化的广泛交流,拓展新一轮和平友好,并且意向明确地重申了天皇近年新年讲话的内容,语气沉稳坚定地表示:以史为鉴,正面认识历史的明暗进程,把握日本前进的方向,才可能有所发展,必须坚持和平走向,面对未来。

在这个基调之下,通过肺腑对话,我了解到当今皇室的中国观以及相关事实,并感悟到作为当事人,我有责任予以真实地记述。以下就是简略梳理的大意:

第一,天皇在学习中国的古典和诗词等传统文化,并且年复一年地主持传统祭祀,这些祭祀大都源于中国。

第二,皇后日复一日地养蚕和主持祭祀蚕神,并于2014年在法国举办了“蚕与日法文化交流”的展览,该展览的解说辞明确指出:养蚕织锦源于中国。展品中也有皇室宝库“正仓院”所收藏的起源于中国的千年之久的相关实物。

第三,他们的次子为撰写毕业论文,曾到云南考察,其后经常在家族中提及其间的难忘记忆。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心是家庭交流的一个话题。

第四,自1992年访华后,与中国的直接接触就没有了。

第五,天皇的古生物研究室以往就有外国研究人员来访,亦欢迎有机会与中国研究人员以及与各界人士的交流,等等。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互动交流,我强烈感受到天皇夫妇所散发出的正能量信息。特将二位谈话中的期待和愿望略加归纳:

——希望日中双方加深以汉字文化为共识平台的多领域交流。(三周后,日本千人访华团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接见,这一事实回应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全方位开展多样化的日中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如举办丝绸文化交流展等,以回应习主席的“一带一路”构思。

——加大青少年交流的力度,以保障日中世代和平后继有人,缓解当前对历史认识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

——希望皇室成员访华,直接认识、接触和参与交流,以带动国民对华认识的深入,因为他们深感皇室的职责具有规范国民精神走向的功能。

此次入宫,是天皇的贴身人士秉承天皇夫妇之意,直接电话与我联系的。交流时也只有天皇夫妇和我三人。因此,事后我静静思索了很久,深感使命沉重。

(作者为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日本学研究所教授,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2019年第8期)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