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吴祖荣:建交40年,中美已经捆绑在一起
发表时间:2018-12-19 16:44 来源:国际网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推动者和维护者。回顾40年两国走过的历程,不断找寻和扩大两国共同利益,千万不要聚焦放大分歧,是促进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宝贵经验。现在,我们庆祝中美建交40周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可以预言,中美关系虽会有风雨,但有不断增加的共同利益推动,总是面临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9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1979年1月1日至今的40年中,中美两国已经被不断增加的共同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分开。在不同历史时期,尽管美国有决策者曾经想给中美关系带来一些短期剧变,进而使中美无视共同利益,进行相互伤害的无休止争斗,都没有如愿。

历史与现实表明,中美关系的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虽然两国共同利益随国际形势和两国国内情况变化而不断有所改变,但任何时候都没有消失,40年来呈不断扩大趋势,始终都在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和美国曾保持密切来往。但由于当时主导美国外交的决策者没有及时发现并重视事实上存在的中美共同利益,中美建交失去良机。美国国内有关“谁失去了中国”的辩论表明,美国也有人看到了当时中美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

此后,国际形势,特别是美国-苏联-中国的三角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决策者开始重新审视中美共同利益。一般认为,美国总统尼克松1967年10月在外交季刊上首次提出谋求同新中国接触的主张与美苏关系有关,尼克松开始关注中国在美苏竞争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在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约20年中,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准军事盟友,曾经同中国开展合作,升级中国部分军事装备。中美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占据共同利益的首位。

苏联解体后,美国部分政治人物和决策者对中美共同利益感到茫然,有的甚至不怀好意,企图改变中国,设法使中国步苏联后尘。中美关系出现大幅波动。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浮出水面。美国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到美国活动,威胁取消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等等,把中美之间的分歧加以夸大,不再寻找并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世界大潮中,中美在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共同利益超越两国分歧,不断扩大,逐步主导了中美关系。美国媒体和学术刊物甚至出现“中美两国集团”和“中美国”的称谓,来描述中美关系的紧密。

进入新世纪后,受冷战思维和零和游戏逻辑支配的一些美国政治人物和国际问题学者,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快速增长感到不安。他们误判中国的战略意图,认定中国有意取代美国独霸世界,并把中国定为主要战略竞争者。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各种版本变得颇有市场。有的甚至认为,目前的中美贸易战是两国走向新冷战或热战的序曲。他们忘记了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美国部分决策者的中美竞争论和冲突论,本质上是美国在新形势下重新界定其国家利益和评估中美共同利益过程中摇摆的反映。必须看到,美国政治人物的政治意愿存在与现实世界严重脱离的问题。当中美共同利益遭到损害美国损失扩大,经济明显出现衰退风险时,他们才会重新审视中美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包括:美国不断增加的联邦财政赤字,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中美居民储蓄率差异,贸易不平衡,国家安全与双向投资,科技合作与竞争等。苹果手机的制造和销售可以具体说明中美密切的经贸合作遭到政治力量损害会给两国和世界带来的灾难。苹果公司从日本、德国、韩国和美国的公司采购部件,运到中国加以组装,以节省成本,使产品在全球销售具有竞争力。从企业运行和管理角度讲,企业要改变这种全球供应链,十分困难,成本很高。因此,时间会告诉美国政治人物,其政治意愿如果脱离实际,又违背经济规律,是不得不改变的。

在国际安全领域,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和交流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国际战略稳定。两国都无法承受军备竞赛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尽管美国对中美两军交往存在一些限制,但两军之间密切的高层交往,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广泛的双边合作项目将促进两军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不对抗、不冲突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两国人民都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工作。一旦战争爆发,两国人民的命运是相同的。

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医疗、旅游等领域,两国的合作和交流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两国都面临增进相互了解的历史性任务。两国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了解仍是持续稳定发展双边关系的短板。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推动者和维护者。回顾40年两国走过的历程,不断找寻和扩大两国共同利益,千万不要聚焦放大分歧,是促进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宝贵经验。现在,我们庆祝中美建交40周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可以预言,中美关系虽会有风雨,但有不断增加的共同利益推动,总是面临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