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孙海潮:欧洲为捍卫利益不再屈服
发表时间:2018-06-04 16:23 来源:国际网
“西方领袖”在贸易问题上与所有盟友弄翻。欧美矛盾真正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吗?回答是尚未达到这种程度。但可以预言,今日的欧美关系已非比往日。即使贸易战两败俱伤之后“休战”,欧美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以及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的阴影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由此造成的“内伤”恐将会存在较长时间。

欧盟对美挑起贸易战“忍无可忍”

美国给予欧盟钢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的宽限于6月1日到期。5月31日,G7集团财长会议在加拿大举行,唯一议题是要求美国收回成命。因为与会各方已无心和无力讨论事关世界经济的任何其他问题。不论其他6国如何“苦口婆心和情绪激昂”,美国“面如铁石,不为所动”。随着6月1日“大限”来临,美国财长罗斯在所有盟国的激烈反对声中宣布将执行既有决定。“美欧多轮会谈没有进展,延长对欧盟的豁免期已无意义,永久豁免更无从说起。”“第二只靴子”最终落地。

欧委会主席容克当即表示,“欧盟不能无动于衷,我们有能力依样行事”,“美国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到世贸组织打官司,同时对美输欧产品征收对等关税”。此前,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发问:“有了美国这样的盟友,欧盟还需要什么样的盟友?”

法国总统马克龙如同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前夕一样,于5月31日晚“专门”与特朗普通话,指出美国对欧盟钢铝制品征收高额关税“非法”,是一个“错误”,“欧盟将坚定地以同等力度回击”,“经济民族主义就是战争”。马克龙呼吁对世贸组织规则进行深度改革。

法国外交国务秘书勒穆瓦纳认为美提高关税非法和难以自圆其说,欧盟应采取“救助与平衡”措施,法国财长勒梅尔批评说,世界贸易不能像美国西部影片那样“胜者通吃”,“绝不能相互对射,最后未倒地者为胜”。德国外长马斯和财长舒尔兹分别批评美决定“非法”和必须予以“明确坚定和理智的反击”。

德国默克尔总理说,“贸易战升级会毁了所有各方”,对“美国优先”的回应将是“欧洲团结”,“贸易战没有胜者”。

欧美2017年的贸易为6340亿美元,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这次针对的是欧盟28个成员,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都紧随美国全球战略起舞的“特殊关系国”英吉利,以及冷战后拼命投靠并成为美重要战略棋子的中东欧国家。

因为10个月前开始的北美自贸区协议重新谈判因美国没有如愿而毫无进展,美国对加墨两国的关税惩罚同时生效。

加拿大作为美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加政府强硬表示:美决定“不可接受”和“羞辱”,将对总额为128亿美元的美输加产品征收对等关税。这是加拿大有史以来对美国做出的“最激烈的敌对性反应”。

北美自贸区本是美国控制盟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对加墨征收惩罚性关税已使该机构解体,等于美在退出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后又多退了一个。在不同场合,特朗普都扬言要退出世贸组织,将不受世贸规则约束。世贸前总干事拉米指出,美国阻止任命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法官、干扰其争端解决机制等行为,使之陷于瘫痪。“美国只求一己之利的做法,使世界现行贸易规则受到根本性破坏。”

欧洲集体呼喊“美国靠不住”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完全出乎欧洲各国的预料,各大国在大呼“意外”之余把致希拉里的贺电更名为特朗普。德法对特朗普唱衰欧盟和鼓吹英国脱欧有理,极感愤怒,认为“美国优先”已演变为“外交收缩和孤立主义”。特朗普2017年先后赴欧出席北约、G7和G20三次峰会,均受欧洲冷遇。德国舆论更把汉堡G20峰会未达预定目标归咎于特朗普。欧盟对美关系的基本点已不再是配合美全球战略,更多的是要“面对面”地维护欧盟利益和西方价值观。西方已不再是利益共同体,更多的是各个国家的自身利益。

特朗普的名言层出不穷,有“德国最坏”,还有“日本吸血”,更有“发展中国家是垃圾(烂)国家”,“墨西哥等国移民是畜生”之类。谁都不入法眼,不时令世界惊愕和愤怒。

默克尔对特朗普“自愿”放弃世界领袖和西方霸主地位,放弃在国家关系中“价值观优先原则”深感惋惜,与特朗普多次会晤均不欢而散,个人关系已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境地,在不同场合接连发出“欧美互信关系业已结束,欧洲不能再依赖别人,要自己掌握命运”的感叹。

英国至今拒绝接待特朗普往访,英国明确表示不接受国事访问或正式访问,工作访问不知是特朗普不愿屈尊还是谈不拢,数次抻日程后又搁置。

马克龙对特朗普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感遗憾,对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则极感愤怒。马在与特通话时直言“不仅对美国,也对世界犯了错误”,法国要为捍卫巴黎气候协定从而使“世界重新伟大”。为照顾特朗普面子,马克龙刻意邀请特往访交出席国庆阅兵,从而获得首个对美国事访问的待遇,但特仍当面坚称要退出伊朗核协议。马克龙离美后,即与伊核协议其他签署国元首接触,“避免中东再度陷入核军备竞赛”。美把驻以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和支持以残暴镇压巴勒斯坦民众抗议,“美国已不是维护中东和平的因素,而成为破坏中东和平的力量”。默克尔和马克龙接踵访俄会晤普京总统,挽救伊核协议和发展与俄关系。欧美矛盾公开化。

特朗普从“商人体性”出发衡量对外关系,首先是盟友从政经军事诸方面“占尽美国便宜”,“必须吐出来而且不能继续下去了”,首先发起针对重要盟友的贸易战的目的即在于此,使欧盟真正感受到了“绝望”,舆论对美批评已毫无顾忌。默克尔再发“狠话”,马克龙再提“犯错误”之语,欧盟领导层一片“非法”和“难证清白”讥讽之声,齐声惊呼“美国靠不住”。

2018年的G7峰会移师加拿大。6月1-2日在避暑胜地惠斯勒举行G7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实为峰会预备会。东道国加拿大财长莫尔诺在会后向记者表示,与会其他6国集体对美国发起贸易战感到“担忧和失望”,“但愿魁北克峰会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法国财长勒梅尔呼吁美国立即为避免贸易战发出“积极信号”。美国财长姆努钦的回答是:美国始终重视G7,因为这里汇集了美国盟友中的最重要盟友,不只是最重要的经贸关系,还有最重要的外交与防务关系。他将向特朗普总统汇报其他6国对于贸易冲突的“集体担忧”。美国不会放弃其世界经济领袖地位。美国的目的是进行公正与平衡的贸易。因为健康的美国经济必使世界受益。话转了一圈,还是批评盟国与美贸易缺乏“公正与平衡”,还是“美国优先”,因为只有美国好了你们才能好。这就是特朗普的逻辑。

其他6国已商定G7峰会上与特朗普商谈“伤筋动骨”的贸易冲突问题,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态第一个发言。G7峰会将重演去年在意大利6:1的一幕。

“西方领袖”在贸易问题上与所有盟友弄翻。欧美矛盾真正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吗?回答是尚未达到这种程度。但可以预言,今日的欧美关系已非比往日。即使贸易战两败俱伤之后“休战”,欧美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以及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的阴影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由此造成的“内伤”恐将会存在较长时间。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前驻外大使)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