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波东北亚外交小阳春正当其时,能否化解朝核危机?值得期待。当然,由于朝鲜核导危机迁延多年,要想破解,可能并非几场领导人会晤就能解决。就在东北亚春潮涌动之时,联合国启动对朝更重的制裁。此举警告朝鲜的意味强烈,即无论朝鲜释放多强的和解信号,若不放弃核导,一切免谈。敏感的朝鲜,能否读懂美国所发出的信号,并在一连串外交会晤后实现半岛无核化,才是关键。 |
东北亚迎来了外交小阳春,朝鲜核导危机或转危为机。 如果说平昌冬奥会的南北热络接触,打开了朝鲜核导危机的死结,美朝两国领导人拟议的双边会晤,则驱散了半岛上空浓郁的战争阴霾。 正当观察家猜测危机以美朝双边“主演”的方式演进时,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3月末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非正式”反而更凸显出此访的重要性。从两国领导人的外交辞令中,都在强调中朝两国传统友谊的重要性,朝鲜领导人也释放出“半岛无核化”的信号。由此可知,在解决朝鲜核导危机进程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显然,一些机构和专家认为中国被边缘化的分析是站不住脚的。当然,也有分析认为,中美爆发贸易战,中国是以“习金会”的方式向美打出的一张博弈牌。不同立场观点不同,但在东北亚地区,双方或多方的连横合纵并不令人惊奇。见招拆招,也是国际关系的通则。 重要的是,金正恩访华以后,朝鲜领导人的外交路线图也清晰起来,即先访中国再举行半岛领导人南北会谈,随后是5月份“特金会”上演。当然,和日本首相安倍的“安金会”也可能在6月份上演。 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外交政策设计中,中朝关系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半岛南北领导人会谈则是兄弟之会,有中韩两国托底,即使“特金会”谈崩,朝鲜也可确保外交不失分。至于“安金会”,能够“谈起来”自然是锦上添花,或可从日方获得200亿到500亿美元的经援。若是谈不妥,朝鲜也和中国恢复了传统的友谊关系,半岛南北也恢复了危机前的经济交流。 在这轮朝鲜和中韩美日四大国的外交活动中,力量最弱的朝鲜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要角色。从朝鲜核导危机引发的战争一触即发,到周边大国纷纷和朝鲜进行双边会晤,朝鲜以其独特的外交杠杆,撬动整个东北亚地区。这正是朝鲜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独特作用,不是朝鲜的力量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朝鲜核导武器所带来的危机具有区域性特点。 朝鲜核导危机不解决,半岛南北、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区域,都处在危机之中。因此,让朝鲜放弃核导,成为区域各国的共同目标。让朝鲜弃核,中国曾经以六方会谈的方式,结果功亏一篑。随后是持续多年的全面制裁,以及强大的美日韩武力威慑。 事实证明,制裁让朝鲜拥有了威慑美国本土的核导武器,战争更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区域核战争。针锋相对的以暴易暴走到了绝路,此路不通,只能另辟蹊径。平昌冬奥会给半岛南北和解带来了契机,韩朝双方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南北交流和韩国的纽带作用,也使美朝关系出现了转机。“特金会”浮上台面,也凸显美国无力在半岛再次开启战争。两位忘年交的宿敌,在经历一年多你来我往的文攻武吓后,若确实能在春暖花开的5月份走到一起,这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战火散去,和平的愿景伴随着“特金会”的握手而来。 只有“特金会”“文金会”和“安金会”的外交大戏是不圆满的。因为朝鲜核导危机牵动的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相关利益各方都不能缺席,少了任何一方,都会破坏区域均势,带来不确定性的后果。从传统分析,美日韩是军事政治同盟的一方,中俄是反对半岛生变生乱的一方。但在各方的利益诉求中,无核化又是中美韩日俄笃定的立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连横合纵,决定了朝鲜核导危机解决的复杂性。 由朝鲜全程参与的本次东北亚外交大戏,朝鲜较好地把握住区域平衡。中朝领导人首先登场,确保东北亚地缘政治军事的传统稳固性。即使俄罗斯暂时缺席,但因为中俄立场一致,并不影响大局。加之俄罗斯正忙着和美欧进行争锋相对的外交战,朝鲜问题暂时并非重点。 美国愿意谈,作为民族之邦的韩国自然会乐助其力,追随美国的日本也只有附和美国了。 这波东北亚外交小阳春正当其时,能否化解朝核危机?值得期待。当然,由于朝鲜核导危机迁延多年,要想破解,可能并非几场领导人会晤就能解决。就在东北亚春潮涌动之时,联合国启动对朝更重的制裁。此举警告朝鲜的意味强烈,即无论朝鲜释放多强的和解信号,若不放弃核导,一切免谈。敏感的朝鲜,能否读懂美国所发出的信号,并在一连串外交会晤后实现半岛无核化,才是关键。 东北亚外交小阳春固然可喜,能否化解朝鲜核导危机的坚冰仍存疑问。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文章转自《联合早报》2018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