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王义桅:欧盟转危为机还需“人和”
发表时间:2018-01-04 17:47 来源:国际网
2018年,欧盟迎来转危为机可以说具备天时地利的客观因素。但欧洲发展受制于人和:外患减弱而内忧依然。面对新型国家崛起和世界变迁,欧盟国家人民普遍对未来较悲观。目前欧盟作为一个和平计划日益被欧洲公众所遗忘,年轻人更多地将欧盟视为市场计划、管制或具有新自由主义倾向的官僚机构。欧洲公众对欧洲一体化的选择性支持是难解的症结。

“欧盟之父”让·莫内曾断言:欧盟是危机的产物。欧洲一体化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中不断往前推进的。

2018年,欧盟迎来转危为机可以说具备天时地利的客观因素。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欧元区走出长达数年的金融危机,经济迎来增长,特朗普推动美国“退群”拱手让西方在多边主义,尤其是气候变化和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等方面的领导权转至欧盟;另一方面,欧洲周边形势和欧洲安全环境总体好转,尤其是进入欧洲的难民大幅下降。

但欧洲发展受制于人和:外患减弱而内忧依然。面对新型国家崛起和世界变迁,欧盟国家人民普遍对未来较悲观。2017年德国柯博尔基金会的民调报告显示,59%以上的德国人认为欧洲处于错误的方向。最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德国也出现疑欧情绪。

隐忧成为政治新常态

2017年欧洲一体化在两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欧盟委员会公布欧元区改革计划草案,希望未来18个月内获得通过并实施。改革计划主要包括:设立“欧洲货币基金”(EMF),取代此前为救助希腊等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员国而设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增设欧元区经济和财政部长一职,该部长将同时兼任主管经济事务的欧委会副主席及欧元集团主席。如果这些改革得以实施,是朝向解决欧元区有统一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财政政策这一导致欧债危机根源问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是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达成历史意义的联合防务机制。23个欧盟国家的外交和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联合协议,达成在防务领域的“永久结构性合作”,旨在增强成员国军事防务合作,协调各国提高军事科技开发水平。欧盟机制上更强大,“欧罗巴合众国”的理念再次引发讨论。

问题是,欧洲呈现危机多点爆发的情形:多元社会的失败、恐袭、难民危机,尤其是民粹主义兴起导致传统政党权力分散化、主流政党衰落、精英政治难以维继,政治危机成为常态。这是欧洲的长痛。2018年3月4日将要举行的意大利议会选举有可能又导致类似德国大选后无法组阁的尴尬,最终出现悬浮议会的可能性非常大,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搅局,致使未来政府难以施政,更不用说政治改革了。

2018年的欧盟政治,问题不再是出现黑天鹅,而是白天鹅的底色已经不那么白了,民粹主义政党堂而皇之步入欧盟国家政坛和欧洲议会,隐忧成为欧洲政治新常态。

“多速欧洲”制造对立

经过六轮谈判,英国脱欧进入实质性关系定位阶段,英国议会而非英国政府主导英方的脱欧谈判,更给脱欧进程带来不确定性风险。英国脱欧客观上推动法德轴心的再现,但考验首先是德国组阁,国内政治不给力,马克龙能否推动法国结构性改革,如劳动力市场改革,也是疑问,结果可能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新的“四驾马车”拉动欧洲一体化。英国脱欧,导致一些北欧小国,尤其是非欧元区的瑞典和丹麦,失去了能够影响欧盟未来的重要盟友,而南欧国家则影响力增大。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经共同提出首次通过跨国名单选出代表取代英国议员的建议,这是欧盟权力动态的一个可能转折点。2018年欧委会需提出2021-2027年财政预算方案,南方国家从欧盟基金净受益者变成净援助国,这必将引发其强烈反弹。希腊经过8年主权债务危机,2018年将面临援助计划结束的考验。欧元区改革计划遭遇地理上的(南北欧国家之间)、道义上(“好政府”与“坏政府”之间)和政治上的(保守的自由市场与任意挥霍的社会民主之间)的激烈博弈。

区域发展不平衡助长了政治离心化,移民政策的分化,倒逼欧洲一体化以“多速欧洲”方式推进。“多速欧洲”正在制造欧盟内的对立,这在英国脱欧谈判中已显现出来,并可能成为解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洛伊木马”。“多速欧洲”遭到2004年欧盟最大一次东扩所纳入的10个主要位于中东欧的新成员激烈反对,担心会成为欧盟“二等公民”,凸显欧盟内部核心-边缘国家的分裂。“团结”、“用一种声音说话”一直是欧盟的口号。如今,“多速欧洲”成为应对危机的无奈。

“合众为一”遥不可及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欧洲的分与合,演绎了千年来欧洲波澜壮阔的历史。既然欧洲社会在“分”,欧盟层面即便再“合”,都难以再现欧盟铭言“合众为一”的理想。欧洲人民大团结,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成为刺头,仍拒绝参与欧盟的难民分配机制。欧委会近期宣布将正式起诉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拒收难民。

让·莫内曾感慨:“假如重新开始,我会从文化入手。”欧洲一体化缺乏多元文化的“大熔炉”,未能做到社会政治层面的“合众为一”。欧盟存在地方认同大于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又大于欧盟认同现象,如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体现出“强社会、弱国家、虚欧盟”的色彩。

欧盟很不幸,危机发生时,民族认同日渐消失,而欧盟认同感尚未完全建立。其情形正如一百多年前俾斯麦断言——根本没有欧洲这回事?由于欧洲人口的代际交替,二战结束之初出生的一代人已经退休,更加年轻的一代人甚至连冷战也未经历过,欧盟作为一个和平计划日益被欧洲公众所遗忘。年轻人不再视欧盟为和平计划,更多地将欧盟视为市场计划、管制或具有新自由主义倾向的官僚机构。欧洲公众对欧洲一体化的选择性支持是难解的症结。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转自参考消息)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