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夏国涵: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必然的“意外”
发表时间:2017-06-16 17:09 来源:国际网
目前台湾的任何行为理论上并不影响中国的全球战略,但是会为特殊的“两岸关系”制造麻烦,所以当前分析台湾问题,除了传统的两岸关系维度外,还要跳出上述逻辑桎梏,站在全球战略层面看待台湾问题,即将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与处理台湾问题这两件事区别对待。

当地时间6月12日晚(北京时间6月13日),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正式宣布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成为民进党执政以来继圣多美普林西比后第二个与台湾决裂的“邦交国”。

目前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已汗牛充栋,普遍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巴拿马(巴拿马运河)的地缘重要性、两岸官方及民间的表态、巴方与台湾“断交”会否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新的“断交潮”。

对于已有资讯,不再过多赘述,本文重点关注一些战略逻辑上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本次巴拿马与台湾“断交”和同大陆建交发生于同一时间点(而圣多美普林西比的案例二者相隔6天,更早的冈比亚案例二者相隔近3年之久,反映了大陆方面对台态度的变化),但基于目前的国际格局,这两件事应分别解析,而不应混为一谈:首先是巴方与台“断交”,主要涉及到两岸关系;其次是巴方与大陆建交,这个逻辑框架中,须从传统的两岸关系逻辑中跳脱出来,站在全球战略角度看待。

一、巴拿马与台湾“断交”:“烽火外交”重燃

1、台湾的“邦交国”层剖

先梳理一下台湾残存的20个“邦交国”:

大洋洲6国(帕劳共和国、图瓦卢、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共和国、瑙鲁);

拉丁美洲11国(危地马拉、巴拉圭、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伯利兹、萨尔瓦多共和国、海地共和国、尼加拉瓜共和国、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共和国、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

非洲2国(布基纳法索、圣斯威士兰王国);

欧洲1国(梵蒂冈教廷)。

台湾的“朋友圈”呈现几个特点:其一,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南美洲,大洋洲虽然名义上有6个国家/地区,但多为大国附属岛屿或岛屿群小国,影响力非常有限,而台湾当局能够在拉美保持最多“邦交国”数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拉美是美国的后院,老大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这次巴拿马同台湾的“断交”也可以看作拉美国家在中美之间重新进行战略平衡的标志;其二,真正具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角色极少,即使算上刚刚断交的巴拿马,恐怕只有三个国家勉强入围,即欧洲的教廷梵蒂冈、拉美的“双巴”(巴拿马和巴拉圭);其三,哪怕是对台湾最重要的“邦交国”,也已经开始出现外交崩塌,除巴拿马外,有消息称,梵蒂冈与北京方面早已开始就主教任命等事宜展开磋商,一旦有实质性突破,教廷与大陆建交指日可待。

而细数2000年以来与台湾“断交”的国家:马其顿(2001.6.18)、利比里亚(2003.10.13)、多米尼克(2004.3.30)、瓦努阿图(2004.11.10)、格林纳达(2005.10.25)、塞内加尔(2005.1.20)、乍得(2006.8.6)、哥斯达黎加(2007.6.7)、马拉维(2008.1.14)、冈比亚(2013.11.14)、圣多美普林西比(2016.12.20)、巴拿马(2017.6.12),不难发现,台湾的“断交潮”集中发生在马英九任期(2008.5-2016.5)之前与之后,而马在任的八年内,两岸一直保持“外交休兵”的默契。在冈比亚案例中,即使其主动与台湾“断交”,大陆也耐心等到2016年3月才同意与之建交,算是对当时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政府的警告。但圣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马对台“断交”,标志着两岸久违的“烽火外交”重启,个中原因,除了民进党公开挑战“九二共识”底线因素外,利益层面,我们也要先算上一笔“断交帐”。

2、“断交成本”的账簿

首先,要解释一下为何以前的“烽火外交”对两岸而言是“双输”:

“烽火外交”是陈水扁政府实行的外交政策,主张台湾应在国际社会“四处点火”以争取国际空间。而“烽火外交”政策之初,两岸经济总量差距并不明显,甚至台湾的经济在某些方面保有不对称优势,1990年台湾GDP相当于大陆的近一半,2000年仍相当于大陆的1/3,至2008年,台湾GDP相当于大陆的1/10,差距才明显拉开。在两岸经济总量差距并不悬殊的情况下,“烽火外交”抢夺“邦交国”的后果就导致所谓“金援外交”,两岸争抢着给对象国好处,而后者则可仅以零成本的“政治承诺”为代价,黑了大陆再黑台湾,坐收渔翁之利。总之,“烽火外交”的结果是以两岸“双输”为代价肥了第三方。

其次,要解释一下为何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外交休兵”是“双赢”:

马英九上台后,承认“九二共识”,以“外交休兵”代替“烽火外交”,两岸关系转暖,并且达成了一个默契——互相不争抢对方的“邦交国”,即使有相关国家主动与一方断交,另一方也不接受与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种默契好处有三,其一是大大限缩了曾在两岸关系上首鼠两端的国家的渔利空间,因为主动和任何一方断交都不会换来另一方的正向回应;其二是“九二共识”原则下,两岸开始谈判诸多合作机制,马英九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外交使得大陆不用担心台湾背后捅刀,而台湾的国际空间也得到巨大拓展,比如世界卫生大会之类的国际多边会议,在北京默许下,台北都可以以“适当身份”参会;其三是为台海问题和平解决洒下希望的种子。

最后,解释一下为何现在重启“烽火外交”是“大陆赢者通吃”而台湾“输掉底裤”:

然而,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上台后,一改马英九的两岸策略,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冰封。本次是大陆方面主动重启“烽火外交”,圣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马仅仅是开始。但本轮“烽火外交”的结果,可能会是大陆赢者通吃,而台湾输掉底裤,原因有三,一来国际大势所趋,当中国的“一带一路”成为新全球化的不二选择时,没有几个国家会为保持与台湾当局的关系而拒绝融入下一个时代;二来两岸实力对比严重失衡,目前台湾GDP仅仅相当于大陆的1/20,军力对比与1996年台海危机时更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情况下台方只能以更多的金援外交维持旧有“邦交国”,而大陆方面则只需静待那些台湾喂不饱的“友邦”主动投诚,然后开始谈双边项目合作即可;三来台湾内政极糟,外交空间也在缩小,民进党通过“甩锅”大陆转移内部矛盾的做法已开始遭遇瓶颈,甚至可以说是赤裸裸地是侮辱两岸人民的智商,而“金援外交”和入不敷出将导致台湾收支失衡,严重赤字,这些差额只有通过削减民生项目来补偿,最终会闹得岛内天怒人怨,是民进党在自掘坟墓。

回到巴拿马的案例,巴拿马与台湾“断交”和大陆建交非常符合其本国利益: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一、第二大用户,中国在巴国内银行业和电讯业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前新巴拿马运河剪彩仪式,虽然蔡英文作为巴国“邦交国”之一被邀请赴会,但中国远洋的货轮却是第一艘渡过新运河的船只。此外,作为从晚清时期(1910年)至今一直同中国延续了107年外交关系的国家,巴拿马与大陆建交正好呼应了另一件事——中华正统的回归。由于致力于“去中国化”的“台独”势力已经抛弃台湾的“中华”属性,让“中华民国”成了个空壳子,所以承袭清朝对巴拿马外交关系的“中华民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巴国同大陆建交正好向世界解释了一个逻辑死结:中华正统在北京,不在台北,因为后者当局已经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二、中巴建交:服务于中国的全球战略

1、跳出两岸逻辑的桎梏——大陆的“一台两治”战略转向

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大陆方面来说,台湾是一个“重要性”和“次要性”并存的矛盾体:

一方面,谈起中国的国际战略,甚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台湾问题总是当仁不让地占据极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它关乎祖国的统一,而在中华传统政治哲学语境下,统一是富强的前提。台湾岛位于陆海交界,拥有极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这也决定了客观上台湾岛的命运主要取决于相邻的陆海权竞合的结果,即陆权(中国大陆)强大就回归,海权(日本、美国)强大就分离,陆海权相持则“维持现状”,与岛内主观主张关系并不大。而正是由于台湾岛和大陆间的特殊关系,台湾才有资格成为国际场域大国博弈中被来回拨弄的筹码,这也是台湾执政者总产生“台湾在国际上很重要”这个幻觉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作为围堵中国进出第一岛链的门户,台湾显然已经力所不逮,或曰,在中国大陆开始着眼于其全球战略布局的时候,台湾就成了“鸡肋”——一个喂饱了还要骂娘的“麻烦制造者”,但同时还是血亲骨肉。此外,实践证明,北京推行的诸多大战略,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台湾参与或者捣乱都完全不影响大局。

综上,台湾的任何行为理论上并不影响中国的全球战略,但是会为特殊的“两岸关系”制造麻烦,所以,笔者认为,当下分析台湾问题,除了传统的两岸关系维度外,还要跳出上述逻辑桎梏,站在全球战略层面看待台湾问题,即将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与处理台湾问题这两件事区别对待。

仅就两岸关系而言,从蔡英文上台后,北京的态度逐渐转变为“一台两治”,目的是在保证两岸非官方正常交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削弱台独势力的力量,为今后的两岸统一做准备。

所谓“一台两治”,核心区分标准就是“九二共识”,即“中华认同”。在此基础上,将搞坏两岸关系的蔡英文民进党当局和承认中国人身份的台湾民众与台商区隔对待,对于前者,通过“冰封两岸关系”(减少或停止多项两岸经贸合作协议)以及“重启烽火外交”等措施惩罚并限缩台湾在国际舞台的政治活动空间;对于后者,不但加大对台企招商条件的扶持,也着力吸引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创业,在民间层面扩大两岸交流的基础。这样,既保留了未来两岸和谈的火种,也惩戒了台独势力,让台湾民众加速认识到“台独的结果就是成为‘亚细亚孤儿’”。

2、“一带一路”:目标是星辰大海

如果跳脱出传统两岸关系的格局,站在全球战略角度考量,中巴建交的本质是服务于中国的全球战略。

曾记否,就在一个月之前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峰会上,有两位重量级地拉美领导人出席,他们是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和智力总统巴切莱。这两个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会,不但标志着拉美国家对参与“一带一路”的兴趣,也标志着在美国主动退出TPP与《巴黎协定》之后,“一带一路”已经实质上成为诸多国家默认的“新版全球化”的雏形。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当下中国制订了东西两大战略版图:西向联通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以及东向横跨太平洋的“亚太自贸区(FTAAP)”。但是,在2015年3月三部委联合出版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报告中,仅指出了“一带一路”的方向,并未列出具体相关国家,且报告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非只是西向一个方向,而是东西两向的,只不过就当时而言,仅指出东向“从中国沿海港口通过南海进入南太平洋”而已,并未深究。笔者认为,这个方向的实质就是是FTAAP,所以,“一带一路”也可看作中国的全球战略。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海洋战略通道之一,巴拿马坐拥巴拿马运河,为融入新全球化自然需要尽早与北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此外,在特朗普总统的一系列“美国优先”的战略调整举措后,许多美国传统盟友,诸如欧盟、加拿大等,都开始适度调整自己的战略,就连日本都派出安倍的亲信二阶俊博参加“一带一路”峰会。同理,对巴拿马而言,与台湾“断交”自然成了最不消成本的“投名状”,君不见,“一带一路”峰会刚刚闭幕,斐济就第一时间撤销了台湾代表处,没有任何预兆,个中逻辑是相同的。至于巴国的做法会否引起台湾“断交潮”,答案是肯定的,唯一的问题是,大陆方面可能并不希望所有台湾“邦交国”短期内全部反水,因为这样很可能导致民进党当局铤而走险,逼大陆做出强力反应;但很多台湾“友邦”可能并不这么想,他们“断交”的节奏很可能不符合大陆的设计,弄出诸如冈比亚的尴尬。

总之,巴拿马与大陆建交,台方称是“意外”,因为巴国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好,直至消息宣布前三小时才向媒体透露,但这个“意外”却是必然的,是大环境所趋。至于台湾本身,以前尚是大国间博弈的筹码,现在已经沦为一些小国都可以用来“献礼”的“投名状”,台当局确实应当认真思考自己的策略和立场了。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