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曹世功:韩国积极促进“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对接的背景、考虑及我对策方向
发表时间:2015-12-07 18:07 来源:国际网

中国的“一带一路”的成功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美日等国持消极态度的情况下,韩国的支持和参与尤为宝贵。因此,要从“一带一路”的实施战略、区内经济一体化战略和东北亚安全战略的角度看待中韩两大倡议的对接合作。其中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有为”与“无为”的关系。“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既有契合,也有不同,二者实行对接并非“全面的无缝连接”,要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选择、有所取舍。二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要坚持合作共赢方针,应该合作的一定努力落到实处,但同时,也要看到双方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的一面,我们也要积极应对竞争,力求掌握主导权。三是抓紧与稳步的关系。“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实行对接,无论在中韩经贸合作还是国际经济合作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机会与挑战并存,困难和风险俱在,因此,既要抓紧推进、不失时机,也要稳步实施、避免重大失误。

一、两大倡议的对接工程开始起步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几乎在同一时间—2013年10月18日,朴槿惠总统在首尔举行的“欧亚时代国际合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欧亚倡议”。

中国“一带一路”出台以后,韩国国内舆论一度议论纷纭,既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也有不少杂音,认为“一带一路”是要搞“中华经济圈”、“现代朝贡经济圈”、“泛世界中华秩序经济体”者有之,还有的给“一带一路”贴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标签。同时,唱衰“一带一路”的声音也很强烈。

韩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做出肯定的反应,率先提出了“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实行对接的建议。2014年7月4日,“欧亚倡议”出台刚半年多,朴槿惠总统在与到访的习近平主席一道出席“韩中经济通商合作论坛”发表演说时表示,需要考虑将韩国“欧亚倡议”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结合起来,这样,中国将成为衔接远东亚洲、中亚、中东及欧洲的桥梁,韩中两国的竞争力势必得到提高。

中国对韩方的提议做出肯定呼应。2015年9月初,朴槿惠总统参加“双胜”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习近平会见朴时表示,欢迎韩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韩方“欧亚倡议”同“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双方就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实现对接达成重要共识。

紧接着,中韩两大倡议的对接共识以共同文件的形式得以确定。今年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尔中日韩首脑会议时,中韩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表明中韩在“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实行对接方面的合作的战略合作开始起步。

显而易见,中韩在“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实行对接问题上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共识并顺利提上实施日程,朴槿惠政府当机立断做出决策,率先大力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韩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二、对接共识形成的的背景及动因

1、韩国对内外形势的判断

首先,韩国敏锐地看到国际经济出现重大变局,各国在着力于对内结构调整的同时,对外加紧拓展发展空间。在韩国看来,中国出台“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实行“新东方政策”,美国搞“重返亚洲”并且一度提出过“新丝绸之路计划”,所有这些并非单纯出自地缘政治考虑,背后都与各国经济布局和长远发展利益紧密相连。韩国市场狭小,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不能在开拓国际空间上落后。

其次,韩国通过反省认识到本国经济的短板特别是同中国经贸合作态势的重大变化。韩国经济长期难以摆脱“低增长”泥潭,出口扩张乏力,消费拉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张力日益加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坚决推进国内政策改革和结构调整,也要对外扩展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韩国的资金、技术优势风光不再,中国居于分工下端的贸易、投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韩国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利用中国因素谋求可续发展。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朴槿惠政府出台了“欧亚倡议”,试图通过推行这一国家战略,谋求经济新飞跃和为实现统一做好准备。

2、韩国对实行对接的考虑

(1)韩国难以单独实现“欧亚倡议”

“欧亚倡议”是韩国实现发展和统一目标的国家基本战略。其基本宗旨是:通过构建“一体的大陆,创造的大陆,和平的大陆”,实现欧亚地区可持续繁荣与和平。倡议确立了两大目标:一是谋求经济振兴。通过推行“欧亚倡议”突破增长瓶颈,扩展空间和平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扩大就业难题,创造“第二汉江奇迹”。二是准备实现统一。通过将北韩纳入欧亚合作圈,促进南北均衡发展,奠定统一物质基础,节省统一费用;同时,诱导朝鲜改革开放,消除统一的体制障碍。“欧亚倡议”的实施战略是:通过构建覆盖欧亚大陆的交通网(纵贯半岛铁路与欧亚大陆条路连接)、能源网、物流网、信息通信网等四大网络和若干核心产业据点,实现经济的全面开放、延伸和融合发展。

“欧亚倡议”计划十分庞大,进军区域广、战线长,资金需求巨大,潜在风险极多(投资对象国风险和南北关系风险)。韩国经济体量小,单靠一国之力不可能独立完成,国际合作是唯一出路。

(2)中国是最适合的合作伙伴

“欧亚倡议”相关国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区内直接合作对象国,包括朝、俄、蒙及中亚国家等。二是区内利益相关国,主要是中、日。三是区外利益相关国家,包括美、欧及其他国家。第一类国家都存在实力和能力的局限,韩国只能从双边合作角度最大限度调动和利用其资源。第二类国家中,日本有实力和能力,但缺乏直接参与、成全韩国的意愿,指望不上。第三类国家特别是美欧国家,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也不具有放手全面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

中国在对韩合作上是实力、能力、意愿三者兼具。在实力上,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已积累客观的资金实力,世界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日益凸显。韩国对此有客观认识。在能力上:中国不但有政治担当和责任感,并且经济上已具有可观的开拓力、整合力和辐射力。韩国从中国成功组建“亚投行”的事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一认识。在意愿上:中国在对外经济合作上历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参与国家越多,“一带一路”成功的几率越大。中国推进“一带一路”需要同韩国合作。中国所以未将朝鲜半岛纳入“一带一路”范畴,笔者认为恐怕主要是出自“古代丝绸之路不包括半岛”的认识。

(3)两大倡议高度契合和互补

“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具有多方面的契合和互补。主要有五个方面:(1)在构想的宗旨上,丝绸之路精神和“欧亚倡议”的理念异曲同工。(2)在目标追求上,中国的合作共赢与韩国的共同繁荣高度重合。(3)在地域覆盖上,中国东三省、俄罗斯及蒙古、中亚国家是重点重叠、交汇地区。(4)在比较优势上,中国的产能、资金实力和韩国的产能、技术储备可以互相借助。(5)在实施战略上,中国的“互联互通”建设计划与韩国的多重网络构建规划一脉相通。显然,由于两大倡议具有高度的契性合,实行对接就具备了天然的有利基础,也更容易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笔者认为,通过“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对接,韩国的利益诉求是:(1)利用中国的财力资源,破解推行“欧亚倡议”的巨大资金瓶颈。除了直接运用中国资金外,还期望中国对其建立“东北亚开发银行”给以支持。(2)借助中国基础建设上的优势,消除欧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同时带动韩国基建和成套设备出口。(3)同中国联手开辟第三国市场和开展产能合作,扩大出口和外向发展空间。(4)通过与“一带一路”对接、捆绑,分担和化解“欧亚倡议”的风险,特别是期待借助中国对朝的影响力,推行其既定的对朝战略。

三、中国应取的对策方向

笔者认为,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对接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方向主要是:

1、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

中国的“一带一路”的成功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美日等国持消极态度的情况下,韩国的支持和参与尤为宝贵。因此,要从“一带一路”的实施战略、区内经济一体化战略和东北亚安全战略的角度看待中韩两大倡议的对接合作。

要充分认识到,中韩两大构想实现对接和连带推进,不但会给两大构想的成功实现增添巨大的助力,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和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促使中韩合作加速向新的台阶提升,而且将会给两大构想所涉及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推动东北亚和更广泛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半岛和本地区发展繁荣、和平稳定。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果断地将两大倡议的对接纳入“一带一路”的进程。

2、选准关键性对接项目

要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需要出发,根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选择成功系数较大、具有全局带动作用的项目。1、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项目与“欧亚倡议”中的“半岛纵贯铁路与欧亚铁路连接”项目实行衔接。2、中亚国家、蒙古和俄罗斯的能源开发项目以及连带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中国“长吉图开发规划”与韩国“第二开城园区”建设计划的连接项目。包括“珲春产业园区”和“罗先产业园区”等。4、中韩俄、中韩朝三方和中韩俄朝四方交通、物流合作项目。如韩俄已经着手的“罗津—哈桑物流项目”,中俄韩的“”项目等。5、围绕“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对接的资金融通需要,进行金融合作。包括“亚投行”运营领域的合作、扩大人民币结算的合作以及组建“东北亚开发银行”方面的合作。6对建设连接山东半岛与韩国西海岸的海底隧道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3、采取正确的实施方略

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有为”与“无为”的关系。“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既有契合,也有不同,二者实行对接并非“全面的无缝连接”,要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选择、有所取舍。不做无用功,不当冤大头。三类项目坚决不做,主要是:关联度不大的项目、收益前景不明的项目、潜在风险不可控的项目。如,罗津—哈桑物流项目,朝韩俄油气管道项目,朝韩俄铁路连接项目等。二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要坚持合作共赢方针,应该合作的一定努力落到实处,特别是对确有战略价值、韩方又重点关注的核心项目,比如韩国的建立东北亚开发银行计划,要果断支持并真诚予以合作。同时,也要看到双方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的一面,韩国“欧亚倡议”实施计划即指出韩中在一些方向上存在激烈竞争。我们也要积极应对竞争,力求掌握主导权,在竞争中推进合作。三是抓紧与稳步的关系。“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实行对接,无论在中韩经贸合作还是国际经济合作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机会与挑战并存,困难和风险俱在,因此,既要抓紧推进、不失时机,也要稳步实施、避免重大失误。必须做到头脑冷静,慎密布局,切忌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各项目事前都要反复周密论证,有的项目必须经过试点验证,然后才能付诸实行。要集中做好双方已确定的威海—仁川经济自由区、新万金韩中经济合作园区等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推广。

4、加强战略和政策沟通

“一带一路”和“欧亚倡议”作为中韩两国的国家级对外经济战略,二者的对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必然会遭遇难以估量的困难和障碍,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因而对双方之间的协调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能做到统揽全局,正确决策,减少和避免失误,及时、有效排除障碍,确保对接工程顺利实施和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双方战略协调机制、政策沟通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建议中方“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和韩方“欧亚经济合作协调委员会”之间建立相关的常设机构或紧密的沟通协调机制。

(作者为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文章为作者在欧美同学会主办的“东亚安全论坛—一带一路与朝鲜半岛”的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