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吴正龙:巴黎不会成为哥本哈根
发表时间:2015-11-30 18:32 来源:国际网
今天,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正式开幕。国际社会对其寄予厚望,期待能达成一份“富有雄心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与6年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同,在气候问题上的全球治理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观察人士认为,巴黎不会成为第二个哥本哈根。

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强化了国际社会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科学家评估报告已确认,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除非国际社会现在就开始行动,否则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在未来不断恶化。

中美去年率先宣布减排目标。迄今为止,已经有17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即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确定减排目标,而非“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摊派。他们排放的总和约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0%,这表明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决心。

作为谈判方最主要的两个国家,中美排放量在全球占比非常大。中美元首就气候问题两度发表联合声明,达成广泛一致,特别是中国做出的一些积极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利的促进。

中国还通过与法国、印度、英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发表联合声明或宣言,就“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缓减与适应关系”、“建立评审体系”等棘手问题,提出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为大会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中国不但向大会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还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小岛屿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大会达成一项可行的协议提供物质基础。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引领者。

自2010年以来,人类在发展替代能源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如太阳能成本已削减了一半;可再生能源的性价比也在大幅度上升,有的地方甚至比化石能源还要便宜。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巴黎吸取了哥本哈根大会外交上失败的教训,与会的约150位国家领导人将在大会首日出席,旨在增强谈判的使命意识和政治动力。具体谈判事宜则由部长级官员承担,协议文本也从300页压缩到55页。

当然,自哥本哈根大会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也有一些状况并未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然对减排责任划分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支持存在分歧。这是此次大会成功、协议达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大势不可阻挡,求变求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博弈在所难免,但合作与妥协是“拯救人类未来”唯一选项。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主管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所说,“除了在同一大洲外,巴黎与哥本哈根两者没有任何可比之处”。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驻克罗地亚大使,文章转自解放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