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纪明葵:默克尔访华是代表欧洲利益来到中国
发表时间:2015-11-04 09:34 来源:国际网
默克尔访华,核心是代表欧洲利益来到中国,中国也支持德国在欧盟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陷入动荡与危机后,中德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肩负着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摆脱经济危机的责任。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危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结束了“后冷战时代”,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后冷战时代”,中德作为世界经济大国都应该获得与其实力相称的政治地位。不过德国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都是很现实的,代表着整个西方的意识形态利益。在政治上我们不应该对其抱有太多的幻想。中美外交进展对于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中美经济合作深入,欧盟也会跟上,德国更不会落后。

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英国访问,默克尔应接踵而来,下月初法国总统奥朗德跟进,中欧关系急速升温,让美国在南海闹事相行见左。

默克尔此访的任务不仅有深化德中关系和为利润丰厚的经济合同铺路,还有促使中国对德国的安全及欧盟团结的信任。

欧洲不安形势的冲击

近年来,欧洲留给了中国很多疑问:欧债危机,希腊是否应退出欧元区,英国的反欧洲言论,还有现在欧盟内部应对难民的摇摆,这一切都让人们对欧洲的团结和可靠性越发疑虑重重。欧洲的团结和可靠对中国也至关重要,欧盟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欧洲。

中欧双边贸易额6000多亿美元,中国正在扩大在欧洲的基础建设投资,寻求新的技术与产能合作,甚至有许多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建厂。如果欧洲陷入民族国家的狭隘冲突、互不信任、债务危机不能自拔,那么中欧经济关系就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欧洲现在存在的问题”需要向中国解释清楚,欧盟内部的团结需要巩固,要避免个别成员国一意孤行,欧洲仍然要同舟共济。作为欧盟主要成员的“三驾马车”强化与中国双边合作,既有自身利益的争夺,也有扩大中欧信任合作的需求。

目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乌克兰战争、伊斯兰国的暴行、叙利亚乱局、中东难民、经济下行、债务危机仍没缓解,美国战略东移在东海制造矛盾、在南海直接介入,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注重推进“一带一路”和命运共体建设,欧盟主要成员积极参加“亚投行”,就连美国也把阿姆斯特丹至洛杉基高铁项目交给了中国而不是美国的盟友日本,更是让欧盟看到了强化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世界上谁都不愿意被新一代“陆权经济”发展合作的浪潮抛到岸连。

默克尔参加中外学者座谈中,阐述了:对中国在国际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默克尔强调,当今世界需要构建多边治理机制,“中国已成为非常负责任的行为体”,中国在气候变化、朝核问题、联合国维和行动等议题上已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很大,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应体现在国际体系和国际财政秩序的变化中。默克尔谈到:“德国加入亚投行,在德国也有一些议论”,德国是“亚投行”最大的域外出资国。“亚投行”已不是一个地区性的组织,关系到一些现存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在努力使这个新银行和国际标准相称。德国不排斥建立一些新的机构,但多边体系下怎么安排是一个问题,需要一个更好的多边治理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配额改革,现在还没有落实。“德国赞成中国应该在现有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享受与其身份相符的待遇。”

世界绕不开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控制上中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9月承诺将拿出200亿元人民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现在不是受援国了,已经成为捐助方,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有发言权了”。

中国在南海和东海面临的地区冲突备受区域内外关注,默克尔希望中国更加突出国际组织的作用。作为贸易大国和航海大国,中国了解战略要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默克尔还表示,看到中国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的积极努力,和其他国家一起达成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些都是中国外交方面非常成功的例子。她说,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做出了努力,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也很难重启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相信中国会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而欧洲更致力于能力建设。”她说,中国与欧洲的倡议是相辅相成的。

从“一带一路”看到中国长远战略。“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更好融入国际贸易。欧洲也提出了建设相应的“互联互通平台”倡议,但没有丝绸之路这么好听,能和历史连接起来。

关于网络安全治理,默克尔表示,互联网对安全的影响是有限的。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对网络安全的过度恐惧其实是大不必要的。欧洲在数据保护上比较严格,希望和中国、美国等其他地区一起讨论,建立国际治理网络信息安全的机制。

中德共同谋划长远利益

29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宾馆会见了默克尔总理。双方积极评价中德关系发展,同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持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向前发展。

中德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交往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发展。中德关系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中欧合作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两国发展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既要立足双边,也要放眼中欧、亚欧乃至全球。双方要巩固政治互信,尊重彼此发展道路,理解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保持各层次密切交往势头。

默克尔强调:中国建立的战略在长远规划,“欧洲的选举任期比较短,是以短期想法为主,还是应该建立起长期的思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除了考虑到扶贫和经济建设等内部事务,也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秩序的建立。“这是有战略目光的做法,也是中国领导人的智慧。”

国际秩序正处于探索、试验的过程中。亚洲也在探索建立新秩序,在经济领域有地区经济一体化、自贸区一体化的尝试,在安全领域有上海合作组织。2014年德国对华出口670亿欧元,中国对德国出口730亿欧元。中德之间已经形成一种几乎完美的共生关系:德国需要出口市场,中国需要德国技术和市场。“经济上中德两大工业巨头从未如此依赖过对方”,两国政府进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相互信任的阶段,这种互信度在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达到历史最高点。

中德双方决定发展互利的创新伙伴关系,这充实中德关系中的新概念。《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已经产生积极成效。双方要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培育更多合作增长点,推动财政金融、城镇化、农业、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和生产网络化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方欢迎德方参与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欢迎德国担任2016年中国西部博览会主宾国。中德在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等众多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中方支持双方明年共同举办中德青少年交流年。

德国是欧洲的“三驾马车”之一,更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发展中德关系,对于提升中欧关系的意义不言而喻。德国目前正在稳步提升其在欧盟中的影响力,也正面临如何将自己的经济影响力转化成为外交影响力的问题,所以,中德之间讨论的问题往往可以很快在中欧关系层面体现。

默克尔访华,核心是代表欧洲利益来到中国,中国也支持德国在欧盟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陷入动荡与危机后,中德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肩负着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摆脱经济危机的责任。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危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结束了“后冷战时代”,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后冷战时代”,中德作为世界经济大国都应该获得与其实力相称的政治地位。

达成多项共识和成果

两国总理共见记者时宣布达成多项“重磅”共识和成果。双方见证了青年交流、金融、交通、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的13个合作文件签署。

中德双方共同分析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共同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比较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贸易额萎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中国进口额下降,但大宗商品进口的数量在上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需求最大的市场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中国经济未来前景不仅稳定,更充满活力;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世界经济强大的推动力。”“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他们的智慧和积极性,将推动中国经济产生新的供给和需求。”德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默克尔说,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期会出现波动。中国经济正处于这样一个结构升级过程中,这也是中德合作的巨大潜力所在。中德两国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德中关系非常好。”

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中德双方在工业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大互补性,德国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需要更大市场,也需要贴近用户需求,实现当地化。”“中国和德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差距,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需要学习借鉴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也将为德国企业提供十分广阔的市场。这种合作是互利双赢的。”中德合作质量有了新飞跃,层次有了新提升,德国“工业4.0”同“中国制造2025”更多更好对接,更多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能够实现双赢。

双方期待尽早签署投资协定,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中德双方不仅要加强贸易往来,而且要加强投资合作,打造中德合作“全面升级版”。中德两国都主张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欧委会正在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德方乐见该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中欧信守中国加入WTO时各自做出的承诺,将有力推动中欧贸易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近期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议题。我国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多方协商和重点工作。德国毫不含糊地表示:“德国支持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支持中方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双方还共同出席了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合作暨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

在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方面,中方将为德国公民来华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德国商人、企业家到中国来投资兴业;德方将在未设立使领馆的6个中国城市建立签证代办中心,为更多中国公民申请去德国的签证提供方便,目标是在3天内发放签证。

我们也必须看到,德国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都是很现实的,代表着整个西方的意识形态利益。在政治上我们不应该对其抱有太多的幻想。中美外交进展对于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中美经济合作深入,欧盟也会跟上,德国更不会落后。中德关系目前是“最好的时候”,德国正在努力让这黄金期得以延续,使两国关系保持一种与其它盟国不同的特殊程度。

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相辅相成,双方愿意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近年来德中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各层次交流十分密切,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新形势下双方深化在经贸、产业和金融方面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参与“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使中德两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多共同利益与合作潜力,可以加强协调,共同为解决有关全球性问题、维护国际地区安全与稳定做出努力。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