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周少来:“克里姆林宫学”应休矣
发表时间:2015-09-25 10:23 来源:国际网
“克里姆林宫学”看似一门“学问”,其“破译术”像“押宝”一样,也有“猜对”的时候。对于分析像朝鲜一类公开信息不多的国家有些帮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难逃从所谓“科学分析”跌入“占星卜算”的“死循环”。朝鲜的发展自有其历史脉络和深层逻辑,也是朝鲜人民的自主选择。外界应少些“克里姆林宫占星术”,多些对朝鲜问题的全面客观报道,这对破解“朝鲜问题”僵局,改善与朝鲜的关系非常重要。

“朝鲜问题”常常吸引全球关注,其“问题内核”及其“发生机理”有时不太容易看懂。缘此,一门老“研究手艺”派上用场了,这便是“克里姆林宫学”。

“克里姆林宫学”是一门冷战时期的“学术遗产”,据说源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的“破译术”。由于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存在“铁幕”,急于搞到情报和资料的美国情报人员和学界不得不通过苏联的官方出版物、广播电视、宣传口号等各种途径透露出来的领导人的称谓、排名、座次等“显性”线索,像侦探一般仔细地探寻其政局和权力结构变化的“蛛丝马迹”。

由于只能得到苏联信息的“片鳞半爪”,“情报”推演的“政治判断”准确性可想而知。“以偏概全”时有发生,“猜想臆断”在所难免,花费了美国几十亿美元,动员了几百家“智库”和成千上万“研究员”的“克里姆林宫学”,没有一人能够预测到赫鲁晓夫的“突然下台”,更没有一人能预测到前苏联会以那样的方式、在那样的时刻“瞬间崩解”。连一位美国资深“克里姆林宫学”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我们错了,我们全错了”。难怪“克里姆林宫学”被后人讥笑为“克里姆林宫占星术”。

时至今日,“克里姆林宫学”再次被一些西方和韩国学者、记者用来分析朝鲜。从金正日逝世时“顾命大臣”的排序,到金正恩走路时的“跛脚”,从金正恩身边大员的座次,到朝鲜重臣的被“犬决”“炮决”,甚至金正恩姑妈或女友在公开场合的出席与否,统统成为了韩国和西方媒体仔细研究的“蛛丝马迹”。朝鲜领导人和高官的一举一动也都成了“可资深究”的破译细节。关于朝鲜的所谓“耳语风闻”更是充斥媒体,借助于网络和手机的传播加速扩散,让人们真假难辨。但过不了多久,金正恩的公开露面,关于朝鲜“政变”的传闻自然“烟消”。崔龙海访华也让其被“清理”的传闻瞬间“云散”。

“克里姆林宫学”看似一门“学问”,其“破译术”像“押宝”一样,也有“猜对”的时候。对于分析像朝鲜一类公开信息不多的国家有些帮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难逃从所谓“科学分析”跌入“占星卜算”的“死循环”:一个大人物从照片中消失——引起“术士们”的强烈关注——媒体报道加学者分析却无法证实——官方出来解开谜底——新一轮猜测开始。

朝鲜的发展自有其历史脉络和深层逻辑,也是朝鲜人民的自主选择。外界应少些“克里姆林宫占星术”,多些对朝鲜问题的全面客观报道,这对破解“朝鲜问题”僵局,改善与朝鲜的关系非常重要。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文章转自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