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陈洪桥: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前景
发表时间:2015-01-15 18:05 来源:国际网
从整体上看,在中东问题上,奥巴马确已放弃了过去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和迷信武力”的政策导向,注意应用“巧实力”。但中东形势却并未见好转,甚至有每况愈下之势。原因在于美国现在的中东战略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日后如不能做出脱胎换骨的改变,必将陷于更大困境,遭到更大失败。

中东是全球冲突与争端的多发地带,也是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是大国博弈的主要场所。因此,该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具体而言,美国在中东有五大战略目标:一是维护美国盟国的安全,即扶植亲美势力,打击反美政权,重点维护以色列、土耳其,以及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海湾国家安全;二是防范俄罗斯重返中东,压缩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空间,维持美国地缘政治上的优势,确保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三是反对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四是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五是确保中东能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尽管页岩气的开发技术日益成熟,已使全球能源战略及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但目前中东地区丰富的能源对于全球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十分重要。因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68届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明确表示,“我们将确保该地区与世界的能源流通自由。尽管美国持续减少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但世界仍依靠该地区的能源供应,严格禁止可能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性。”不难看出,目前中东仍是美国最关注的两大战略地区之一(另一为东亚)。

然而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所产生的动荡及纷乱,严重阻碍了美国在中东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让美国的处境进退失据。奥巴马在2011年5月19日发表其执政以来第二次针对美国与伊斯兰国家关系的重要谈话,也是他首次对西亚、北非局势作出表态,强调阿拉伯国家将面临新的处境及机会,同时也让美国思考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是否应该有新的作为与调整。

奥巴马连任后,美国为应对西亚、北非局势的转变而进行的部署,大略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行价值观外交,企图将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原则推广到中东地区,通过援助和减免债务,支持埃及、突尼斯两国社会、经济改革进程,以期在整个中东地区产生示范效应;二是稳定海湾国家,通过军售等手段强化它们的国防力量,构建针对伊朗的海湾多边安全联盟;三是推行新干涉主义,推动反美国家政权的更迭。例如,在利比亚,美国打着“人道主义干涉”旗号,进行地毯式轰炸来推翻卡达菲政权。

在叙利亚,美国强化对叙反对派的重组和支持,为阿萨德政权划出“化武红线”,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实施政权更迭。对伊朗,美国除采取外交孤立、军事威慑以及网络信息战等手段外,重点针对伊朗石油出口和金融体系实施最严厉的制裁,迫使伊朗放弃核武计划。此外,奥巴马也重新关注以巴问题,重申将推动“以巴和平”进程,甚至提出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划分以巴土地,以此取悦整个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

从整体上看,在中东问题上,奥巴马确已放弃了过去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和迷信武力”的政策导向,注意应用“巧实力”。但中东形势却并未见好转,甚至有每况愈下之势。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美国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与中东政治现实产生了严重的冲撞。推动美式民主自由及价值观,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小布什时期提出民主改造中东计划,结果引发伊斯兰国家强烈不满,并造成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的高涨。奥巴马政策虽有调整,但仍未跳出美国价值的原有框架。

在此次中东变局中,美国实际上企图在推广所谓“土耳其模式”,即建立一种容许温和伊斯兰政党参政的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但是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被罢免,打乱了美国的算盘。从上世纪70年代伊朗巴列维王朝全盘西化最后引发伊斯兰革命,到这次埃及穆尔西从总统到囚徒的突变,都证明美国对中东国家所开的民主处方存在极大缺陷,使美国自身也面临着无底深渊。

其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东战略的相互掣肘。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的重要方针,然而强化亚太的战略部署,势必影响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全力投入;朝鲜半岛、东海及南海局势不确定性增加,无可避免地分散了美国的力量,同时也打乱了美国对于中东战略部署的调整。奥巴马连任后在中东战略方面,仍然无法顺利的有所进展,是因为亚太地区需要他处理和深度介入的事情太多,诸多的冲突点让奥巴马无法专心致力于他的中东战略。更重要的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了更多的对抗性措施,使美国更无力西顾。

再者,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的竞争力不断加强。美国希望能继续保持对于叙利亚的掌控,以压缩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空间,防止叙利亚崩溃,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泛滥;而俄罗斯则担忧中东地区危机的扩大,将危及高加索甚至威胁到俄罗斯视为后院的中亚五国,进而影响俄罗斯国家整体安全,因此,美国与俄罗斯皆希望能在中东地区掌控一定的主导权。例如,2013年9月,在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催促与俄罗斯的积极斡旋之下,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同意将化学武器交给国际社会,来避免外国军事力的干涉,以换取叙利亚的和平,即是所谓的“化武换和平”。

此事虽是美国与俄罗斯共同合作的成果,但事实上,俄罗斯抢占了先机,成为局势的主导者。美国不仅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陷于下风,也招致盟国的质疑。美国媒体在评论俄美达成化武协议时称,这是美国乃至西方外交最糟糕的一天,美国事实上把该地区主导权拱手让给了俄罗斯。美国与俄罗斯在中东虽有妥协合作的一面,但在战略目标和政策取向上始终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显见,现阶段及未来,美俄间的角力正日益成为美国调整中东战略部署的羁绊。

最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未来将趋向于常态化。由于内外各种势力博弈斗争,正导致地区格局的剧变和重组。阿拉伯国家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正积极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强烈希望中东成为和平、稳定、繁荣的地区,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美国的中东战略如不能做出脱胎换骨的改变,以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则必将陷于更大困境,遭到更大失败。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