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陈向阳:三大峰会彰显中国引领作用
发表时间:2014-12-31 17:09 来源:国际网
2014年11月上中旬,APEC北京峰会、中美元首会晤、G20澳大利亚峰会接连举行,中国外交高潮迭起,习近平主席准确把脉“大时代”,以“大格局”和“大智慧”从容应对,在国际秩序新旧更替的“多事之秋”展现中国的引领作用。

APEC北京峰会:中国引领亚太经合新秩序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峰会及其相关会议于11月7月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习主席充分展示“东道主”和“主持人”风采,使得此次峰会在APEC发展史上堪称“无与伦比”,其亮点有五:

一是习主席首次提出并精辟论述“亚太梦想”,感召了与会各方。“亚太梦想”内涵有四: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畅,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实现“亚太梦想”途径亦有四: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亚太梦想”既是对亚太各国的呼唤与引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是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发展与弘扬,展现了中国和平发展兼善天下的宽广胸襟。

二是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峰会批准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决定就此开展联合战略研究,建立亚太自贸信息交流机制,制定自贸区能力建设行动计划,这足以载入史册。

三是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新蓝图。峰会批准了《APEC互联互通蓝图》,各方决心在2025年前实现硬件、软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和具体指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亚太互联互通网络。

四是通过了中方起草的《APEC北京反腐败宣言》,欢迎制定《APEC预防贿赂和反贿赂法律执行准则》。各方同意充分利用反腐败合作机制与平台,加强在遣返或引渡腐败官员、没收和返还腐败资产等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五是举办了APEC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习主席在峰会之前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邀请中国周边7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宣布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提速“一带一路”建设。

第二次“习奥会”:中国引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紧随APEC峰会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奥会”精彩呈现,中美战略互信有所增加,“新型大国关系”稳步推进,中美良性互动备受瞩目。

习主席首先于11月11日晚在中南海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他指出,中美国情各异,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不同,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和而不同。奥巴马表示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无意遏制或围堵中国”,愿同中方有效管控分歧,避免误解和误判。奥巴马称中国是美国的合作伙伴,强调“在多极化时代,美方欢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愿同中方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促进亚太和世界和平与安全。”

习主席接着于1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提出从6个重点方向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第一,加强高层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第二,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第三,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包括经贸、两军、反恐、执法、能源、卫生、基础设施等,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第四,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处敏感问题,不做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事,中方希望美方停止售台武器。第五,在亚太开展包容协作。双方应致力于在亚太积极互动,鼓励包容性外交,共同为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都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积极参与。第六,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包括伊朗核、朝核、阿富汗、反恐、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控等。

G20澳大利亚峰会:中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新议程

G20第九次峰会于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峰会主题是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习主席的出席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

首先,联手“金砖国家”召开“会前会”,预先协调“对表”。习主席11月15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强调提高金砖国家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他指出金砖国家合作要做到政治和经济“双轮”驱动,既做“世界经济动力引擎”,抓紧落实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又做“国际和平之盾”,深化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协调和合作,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其次,阐述“中国主张”,引领G20峰会议程。习主席11月15日在峰会发表《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挑战,G20当务之急应是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减少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繁荣、金融稳定、贸易发展、就业和民生改善。他充分肯定了峰会制定的G20未来5年“全面增长战略”,强调应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利益融合、增长联动的新局面,并指明了三个努力方向:

一是着眼治本“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通过结构改革,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推动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性增长”。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国支持G20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来作出贡献。

二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各种自贸协定做到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避免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

三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习主席也强调了“中国贡献”,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G20“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习主席自信地指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这将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中国作为“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愿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习主席还宣布,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同时将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凸显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习主席并为G20机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G20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使G20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国际战略格局新阶段:中国成为新的引领者

三大峰会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即国际格局的新演进。2014年正值冷战结束25周年,对当今国际格局加以“数字化”剖析,可包括如下几个数字:

一是“七大力量中心”,分别是美、中、欧(盟)、俄、日本、印度、巴西;

二是“一个超级大国”,即美国,但已不再是那个冷战刚结束时趾高气扬、实力超群的美国,而是经过金融危机、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等的“折腾”,因过度扩张而实力下降的美国;

三是“六强”,分别是中、欧、俄、日、印、巴;

四是“三层次”,美国仍独处第一层,中、欧、俄大致同处第二层,日、印、巴大致同处第三层;

五是“两集群”,分别是发达国家集群(美、欧、日),新兴大国集群(中、俄、印、巴);

六是“双引擎”,分别是发达国家集群中的美国,新兴大国集群中的中国。

综上所述,习主席在三大峰会的系列讲话注重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是对中华传统战略文化精髓“务实王道”的返本开新和继往开来。三大峰会显示,习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提前成为了“世界第二”,可谓中美博弈的全球战略分量越来越大。?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文章转自《紫光阁》)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