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张敬伟:中日关系能否解套?
发表时间:2014-08-12 16:52 来源:国际网
中日乃至中日韩关系正常化符合区域利益,中日领导日实现会晤也让人期待。但是安倍凭借机会主义姿态很难获得中国谅解,安倍仅有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还不行,更要在中日间的核心冲突上有所表示,即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现实矛盾不破解,中日关系难解套。

中日关系似乎紧中有松,迎来良好契机。

紧的是,8月1日日本公布包括钓鱼岛在内的158个离岛的命名。中国人为这是日本变相宣传钓鱼岛主权的新手法,再次引起中国愤怒。

松的是,日本政府人士透露信息,称安倍首相不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只是奉送祭费。此举被舆论解读为是日方为了实现11月份在中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峰会)而为。

7月25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访华,为中日关系缓颊,并给习近平主席捎来安倍首相希望改善中日关系的口信。对于这位亲华政治家,习近平主席给予充分的正面回应。

中日关系陷入低潮,始于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安倍晋三再任首相后,钓鱼岛主权争议步步升级,并由此产生连串的传导效应。一是中国对钓鱼岛实施常态巡查与监管,并和日方舰船形成日常对峙之势,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增加;二是钓鱼岛叠加历史龃龉(包括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慰安妇、主张修改战后三大反省历史的谈话等)造成东北亚中日韩三国的异动,形成中韩对日之势,地区形势更为凶险;三是以修宪进入实质阶段,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在南中国海配合菲越形成对华犄角包围之势,充当美国亚洲在平衡战略的制华前锋棋子。

如此等等,安倍首相在中国上下变成了一个顽固的、反华的右翼分子,也使中日关系坠落于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因而,对于安倍,中国对安倍采取了“冷处理”,首脑会谈陷入停滞。安倍再任首相将近两年,出访近50个国家,但中日外交却乏善可陈。尤其在中日领导人共同参会的多边场合,两国领导人也很难实现双边会晤,甚至连走廊相遇或厕所邂逅的机会也没有。不仅中国,韩日两国之间也是如此,朴槿惠总统只是基于礼貌,在今年春天荷兰的核安会上,在美国主持下参加了美日韩三方会晤。但朴槿惠与安倍之间也少有互动。可见,安倍的政治立场、国策选择、鹰派执行力与错误的历史观,对中韩两个邻国造成的伤害有多深。

但不管旁观者还是中日韩三国,都明白中日韩三国剑拔弩张不可持续,老死不相往来更是难以为继。中日间,经过两年多政冷的僵持,经济的较量,其实是两败俱伤。最起码,中日韩三国自贸谈判的步伐慢了下来(并未断绝),拟议中的“亚元”规划没了踪影。这在经济全球化,危机尚未完全过去之时,中日关系持续政冷下去,显然不利区域经济发展。当下,“安倍经济学”正射出“第三箭”,经济刺激效果尚待评价;中国经济调结构任务艰巨,转型升级“压力山大”,双边妥协,通过政治加温实现双边或中日韩三方关系正常化,为中日双方可期。

安倍已经多次发出实现中日首脑会谈的信号。8月5日再次喊话,希望实现11月份的APEC中日首脑会谈。他并指出“正因为存在问题才需要敞开胸襟进行对话、并努力进行沟通。”

从中国式政治文化言,作为APEC东道主,为了保证会议和谐,中国可能会给安倍面子,满足安倍愿望。但即便如此,中国也会对安倍“听其言”和“观其行”---即从现在起全面观察安倍缓和中日关系的善意是否真诚。

起码现在看来,安倍的善意有些投机。首先,关于参拜靖国神社,安倍的态度有些模糊犹疑。即使他不去参拜,也还有祭仪奉上,且阁僚大员也有拜鬼者,首相“不参拜”释放的善意可忽律不计;其次,安倍自身形势不妙,尤其是安倍执意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民意支持率降至4成左右,安倍效应渐失。尤其是“安倍经济学”前景并不明朗,支持安倍的日本人对其也开始怀疑。内政麻烦加外交困扰,APEC峰会成为安倍首相豪赌外交突破的良机。如果中日领导人实现会晤,将是安倍二任首相以来最大的收获。

中日乃至中日韩关系正常化符合区域利益,中日领导日实现会晤也让人期待。但是安倍凭借机会主义姿态很难获得中国谅解,哪怕中国是APEC峰会东道主,也可能将安倍晾在一边。正如日本舆论场所论,安倍仅有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还不行,更要在中日间的核心冲突上有所表示,即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安倍能做到吗?

历史阴影,不过是中日现实利益冲突的投射,现实矛盾不破解,中日关系难解套。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