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可能完全支持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的行动,因为中国自身也有一些痛处,比如西藏、台湾,那里可能会提出分裂要求。另外,中国一半天然气供应来自中亚,假如出现“乌克兰中亚版”,中国也可能陷入与欧盟相同的处境。 |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周二(15日)访问中国,他的到来正值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敏感时刻。 随着亲俄罗斯的激进分子攻占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东部地区,欧盟和美国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 据报道,欧盟外交部长14日称将扩大制裁名单。美国也在同一天发布消息称,在黑海区域上空,俄罗斯方战机多次和美方战舰飞行距离较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拉夫罗夫时强调,中方高度重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要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加大政治互相支持,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 中国官媒体新华社报道说,拉夫罗夫与习近平还就乌克兰问题互相阐述立场和主张。 但是报道没有详细说明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头号议题” 不过,多数国际观察家认为,乌克兰危机是拉夫罗夫的头号议题。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长王毅14日表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负责任的立场,将继续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毅再次重申,中方在乌克兰危机初期就提出三点主张,包括尽快设立国际协调机制,讨论政治解决的各种途径直至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各方均不采取激化局势的行动等。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一直克制表态。俄罗斯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或默认。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也认为没有中国很难牵制俄罗斯,所以呼吁中国加入制裁行列。 “天然气降价” 为了争取中方的支持,俄罗斯最近表示:“目前正考虑以降低30%的价格向中国出售天然气。” 此外,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最近在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的未来不在西方,而在东方。21世纪的历史不会局限在欧洲,还会在中国等东方国家取得长足进展。” 鉴于中国新疆、西藏局势不够稳定,以及台独势力活动频繁,北京在克里米亚问题一直上采取了低调、谨慎立场。 分析普遍认为,中国不太可能积极支持俄罗斯。 微妙关系 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讨论俄罗斯干预克里米亚的问题时,中国投了弃权票。 3月1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乌克兰东部局势时,中国代表对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此举进一步说明,北京仍保持不干涉冲突的立场。 中国提出希望尽快设立国际协调机制,并增加对乌克兰的财政援助。除了希望稳定乌克兰的局势,北京还有其自身的考量。 意大利地缘政治事务评论员埃马努埃莱·希米亚(EmanueleScimia)发表文章分析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需要控制俄罗斯可能进一步威胁乌克兰独立和领土完整,对中国国内局势造成的影响。普京兼并克里米亚半岛之后,有可能盯上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讲俄语地区。”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研究所副所长卡尔涅耶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中国不可能完全支持我们。毕竟中国自身也有一些痛处,比如西藏、台湾,那里可能会提出分裂要求。而且美国也在向这些痛处施压。 中乌关系密切 克里米亚的分离主义运动,以及俄罗斯不断增强的军事干预行动,使陷入经济危机的乌克兰更感到雪上加霜。 乌克兰面临危机,需要国际社会财政支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字,紧随欧盟和俄罗斯之后,中国是乌克兰第三贸易伙伴。中乌两国2012年贸易额超过80亿美元。 此外,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院统计,中国还是乌克兰武器的最大进口国。仅2012年,乌克兰就向中国出口价值6.9亿美元的武器和装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最初就是在乌克兰建造的。 但是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4月刊报道,乌克兰的局势动荡不可能完全不对中乌之间的军事合作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将会是有限的。 此外,最近几年,中国与乌克兰在农业投资方面合作频繁。2012年5月25日,中乌签署协议金额达30亿美元的《中乌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还有报道称,中国计划在乌克兰购买300万公顷(合3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农田,相当于买下乌克兰总耕地面积的近一成。 如果这一投资最终成功,乌克兰将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逐鹿中亚 但是中国对于远离自身势力范围的冲突,一般总是采取低调不干预的态度。 中国认为乌克兰战略意义并不像中亚与中国接壤的前苏联加盟国和国那么重要。北京肯定不希望这些国家改变政权,特别是西方支持的变天。同样,对于克里姆林宫企图继续充当前苏联势力范围的保护伞,北京也肯定不会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 俄罗斯在中亚地区设有军事基地和驻军,而这些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中国也努力在中亚地区推动能源合作项目,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USI)的国际安全专家乔纳森·埃亚尔(JonathanEyal)表示,“中国也许会采取行动保卫其已经在中亚获得的能源。到目前为止,中国采取耐心,和平的方式,以俄国难以抵挡的贸易优惠,在中亚地区势力范围争夺战中逐渐获胜。” 中国担心 俄罗斯干预乌克兰所取得的胜利有可能鼓励莫斯科重新夺回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如果中亚地区发生动荡,有可能面临俄国的武装干涉,借口是保护俄国的利益和公民以及俄裔居民。针对“乌克兰中亚版”的出现,中国也可能陷入与欧盟相同的处境。 中国一半天然气供应来自中亚,中国可能会对中亚地区可能出现的动荡感到非常不安。 但是俄罗斯外长访华时,中国官方仍然持谨慎态度,即不公开对莫斯科表示支持,也不公开进行批评。 不过拉夫罗夫手中掌握着一个令中国保持缄默的杀手锏,这就是双方已经谈判多年的天然气供应问题。 鉴于俄国积极寻求中国支持,最新迹象显示这一谈判即将取得进展。据媒体报道,普京总统5月份访华时,双方将有望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 (作者为BBC编辑,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