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丁咚:中日开战成为一个现实的危险
发表时间:2013-12-25 10:46 来源:国际网
东亚的前景还从未像今天那样令人担忧。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日两国竞相展示强硬,东亚上空的火药味正变得越来越浓烈。

12月17日,安倍政权通过了作为日本外交与安保指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为未来十年防卫政策提供指导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为期五年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日本修改并更新国家安保战略,基于将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的对立长期化的战略判断,旨在因应中国的挑战,为日本近期至远期国家安保战略提供政策保障,并为突破国家正常化道路上的障碍,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安保战略的这一重要转向,与其日前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意图是一脉相承的。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安倍正致力于将首相角色打造成总司令。其直接的理由是中国军事上日益“咄咄逼人”的姿态。

对待周边冲突,中国现任政府在处理方式上与上一代显得迥然不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政策咨询、战略决策和指挥协调功能集于一体,将克服当前中国军、情机构分散的弊端,提升决策效率。一般认为,这一措施,除了用来加强政权对国内事务的掌控力、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之外,与中国周边东海、南海日益升级的紧张局势,也具有密切关系。

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10天后,中国即由国防部公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它之所以受到美日韩澳等西方国家的抵制,就是因为将会扩大中国的防空区域,为在东海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提供更好的安全屏障。换言之,中国的这一政策,立足于为更富进攻性的军事战略服务,以便在东海发生战事时掌握制空权。

这显然是在为中国周边发生突发和剧烈的冲突,乃至可能的战争做准备。为此,大幅度修正邓小平钦定、并在此后长期得到坚持的“韬光养晦”战略,在十八大后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中国将与俄罗斯的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和战略优先方向,却用“新型大国关系”牵制美国干预中国的对内对外措施,在非洲、欧洲、南美等地区,中国稳住传统朋友,并前所未有地将地区性外交作为重中之重,专门召开周边国家外交座谈会,制定中国对周边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周边海域展开军事行动,对东亚国家施展合纵连横之术进行分化,集中火力对付日本、菲律宾两国。如此布局,完全是不惜一战的架势。

中国的备战在加速。《简氏防务周刊》18日报道,中国军队正在测试的新型多功能支援舰将和大型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和“欧洲野牛级”气垫船组成夺岛舰队,目标是实施夺岛行动。解放军还在相关海域更频繁地展开实兵对抗军事演习,重点测试各军种、各部队协同作战能力。

另一方面,吓阻美国的干涉,也提上日程。新型战略核潜艇出海、陆基战略核导弹发射、嫦娥飞天,中国的战略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及其他军种致力于在近海获得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实施一种“反海军”战略,以遏制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干涉。

新近中美舰只在南海险些相撞。它的弦外之音不容忽视:它表现出中国为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诉求,不惧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姿态。而强化反介入拒止能力,发展远程战略打击能力,针对美国干预的用意亦十分明显。

中日政府面对由来已久的冲突,毫无妥协,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两国如果都毫不相让,任由民族主义不受限制地发展下去,其结果不难预料:二战后的东亚和平秩序将会受到严重破坏,乃至在当今世界位居前列的大国之间爆发一场高烈度的战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走上强力对抗的不归路?

从日本方面来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其周边海域蕴藏了大量能源资源,而且更是因为它在地理上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后者,在中国逐渐在东亚崛起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它是日本在东海与中国对峙的完美战略支点。

中日领土之争,实质上已升至区域地缘政治主导权之争。但日本要实现在东亚的抱负,并非易事。受战后条约与和平宪法束缚,日本至今还是“非正常国家”,不能拥有军队,也不能对外宣战,并在东海实施军事行动。

与中国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维持紧张态势,符合其战略利益。正是在东海频频发生摩擦和冲突的情况下,日本近些年来民族主义势力高涨,废弃和平宪法、推进国家正常化的呼声也日益受到重视,安倍政权则一门心思要将它们变成现实。

战争,并非安倍政权的首要目标,但战争却是其可资凭借的政治手段,最好的局面是,通过营造战争的氛围从中获取其欲得到的利益。而如若真的发生战争,对日本来说也不吃亏——和平宪法将直接失效,安倍等日本民族主义者们将会如愿以偿。

对冲突的另一方来说,中国不会不知道,一味强硬,只会加速战争的到来,而日本欲通过强硬以对,解除和平宪法的制约,推动国家“正常化”和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在地缘政治竞争中抢占先机的意图,也可以说是昭然若揭,那么,为什么中国新一届政府愿意打破“韬光养晦”战略的无形障碍,“配合”日本实现其战略图谋,在已经燃烧起来的火堆上再浇上油呢?

除了在地缘政治中,和日本一样,中国不愿意出现一个“抢夺者”以外,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外政策,是邓小平之后中国最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个性的。新一代领导人中具有“红二代”身份者、与“红色家族”具有亲密关系者为数不少。毛氏民族主义情绪是深镌在其意识深处的重要政治遗产。他们的民族国家情怀强烈,就像他们会千方百计维护红色政权江山永固那样,也不会容忍近代以来饱受侵略的国家领土再遭染指。

民族主义不仅在发生战争时,可以凝聚国民的战争意志,而且在精明的执政者看来,也是一项重要的执政资源。民族主义拥趸者数量庞大,对于内忧频仍,面临长期执政压力的中共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意识形态,将其纳入国家话语体系,无疑是赚取国民支持的最便宜的方式。正因如此,强硬,不断强硬,才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选择。

外患的严峻存在特别是备战,为中共有效控制军队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军队国家化吁求愈来愈强、中共备受指责的情况下,外部纷扰和紧张局势以及战争的可能性,将会令那些嚷嚷着军队国家化的改革派不得不暂时停止吵闹,支持当国者们牢牢掌控枪杆子,以应对外部危机。而长期维持紧张的外部关系,也为内政出现混乱或者经济崩溃影响执政时,通过战争状态渡过国内危机,预留空间。

无论从地缘政治博弈还是从执政者的个性和盘算来看,中国的强硬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同样,日本也绝不会走回头路。在东亚,一场新的战争,也许就会打响。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