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陈永龙:塑造未来——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
发表时间:2013-12-13 12:29 来源:国际网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涵。如何化共识为政策,化政策为行动,中美要做的事情都很多。

1978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和15日(美国东部时间),中美两国同一天宣布将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此,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开始了你来我往,相互关系在不同阶段、众多领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碰撞、曲折、磨合和塑造,相互认知和合作一步步加深。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经历了两级瓦解、单极支撑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深刻变化。35年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35年的路径历程令人感慨,35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走向何方,更令两国和世界人民期待。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历史性会晤,达成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创举,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加强顶层设计,商签新时期双边关系文件。确保两国共同前行的正确方向,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的第一要务。中美关系的各个发展阶段,签署了若干相互关系文件,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联合公报,对指导中美关系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如今,中美关系正在上升为某种意义上的崛起中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中美商签第四个联合公报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其主题当属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宗旨、内涵、意义、指导原则和目标规划。这将成为新时期发展中美关系的路线图。

培育和扩大互信,筑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基础。很长时间以来,战略互疑论在中美和世界被热炒。互疑论者依据中美社会制度不同和价值观差异大的结构性矛盾,认为中美之间缺乏基本信任;认为未来世界将由中美互相竞逐;认为中美难免一战等等。这是极其严重而危险的误判。我们要客观、辩证地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美关系,必须换一种思维和思路,也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义利观和安全观基础上的伙伴关系思维。根据这一思维,首先,承认中美关系存在严重的互信赤字和在许多问题上的分歧,但互疑并非双方制定相互关系政策的主流,否则中美关系难有今天这样巨大的发展。其次,互疑和互信是可以互换的,根据美国解密的尼克松录音档案,尼克松在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时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的关键”。尼克松总统能从反共领袖一下转变为中美良性互动关系的开拓者,要害是转换了思维方式。第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建立互信的基础。第四,对话、沟通,增加政策透明度是建立互信最好的手段和途径。

强化经贸关系压仓石作用,加快合作机制性建设。不论在具体问题上有多少不同的看法和分歧,中美经济上相互依存已成为现实,合作始终是主流,双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展望未来,根据中美交流基金会组织的由双方前政要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做出的预测,10年后中美将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届时美国对中国出口将达4500多亿美元,为美国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为使这一目标顺利实现,双方应拿出诚意和决心,努力排除各种障碍,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程,致力于探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合作共赢提供更大的机会和机制性保障。

加强安全支柱建设,为构建新兴大国关系保驾护航。中美关系好比一座宏伟的大厦,有了两国领导人的精心设计,有了厚实的经济基础,还需要相互确保安全的牢固支柱。建立中美安全领域的互信,扩大两军交流和合作是这一支柱的直接体现。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树立公正、公平、合作、共赢的新安全观,双方的安全战略不以对方为假想和现实对手。其次,都要警惕被第三方拖入安全问题的纷争。中美之间虽没有直接发生过战争,但却因第三方经历过军事上的对抗。双方都要警惕被他人的一己之利所绑架。第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安全上相互确保的基本要求。

我们高兴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军交往出现了不少积极的现象,军事领导人互访增多,体现作战层面的实兵演习已经开始了打破相互封闭的局面,这些都有利于朝着两国新型军事关系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两国各领域关系的平衡发展,中美应提升战略安全领域对话的层级,探讨透明性的保障机制。

呼唤媒体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是公民社会最活跃的因子,渗透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媒体的独立性、批评性、警示性和引导性不容置疑,中美双方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双边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也不可否认,中美之间缺乏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长期以来,总有那么一些媒体不顾客观事实,或听凭主观臆断,鼓吹中国威胁论、美国衰落论、中美战略互疑论、中美对抗论,等等,冲淡中美关系主流。媒体环境也需要净化。媒体虽没有国界,但媒体人具有极强的民族国家烙印,媒体人也要有良知,有社会责任。归根结蒂,媒体终究是要为主权国家利益服务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无先例可循,媒体创造性的正能量十分需要。

中美之间要做和能做的事情很多,但对于不能的事或需要防止的倾向,双方应形成默契,并尽最大努力避免之。

第一是既不能高抬中国的实力,也不能夸大美国的削弱。与美国相比,中国是一个实力差距很大的“老二”,而且是一个在各个领域发展很不均衡的国家,尤其在科技和军力方面与美差距十分明显。若按人均收入计算,中国与美更没有可比性。夸大中国的实际力量,将造成中国的成长代价,也包括责任透支。同样,美国近几年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加上两场战争,可以说重挫了美国的实力,然而,舆论也同样夸大了美国的削弱,有害于美国重振的信心。美国有条件修复发展,实际上美国已走上再复兴之路。正确对待中美力量之比,将更有利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要克服成长烦恼,美国要消除战略焦虑。

第二要力避自身的问题纠缠对方的责任。双方都应当看到,中美关系中有许多与以往新老大国关系中所不同的要素,如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G20成员,经济上高度依存,都很难不再是世界性大国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双方的对抗因素。同时,中美都有自家难念的经。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虽然许多问题具有关联性,一方发展时要兼顾另一方的利益,但中美各自最大的挑战均主要来自自身,来自各自的理念,各自的政策和各自的发展活力。中美应当包容互鉴,而不是一味就自身的问题在对方身上找原因。

第三要力避做损害对方主权、安全和干涉对方内政的事。美国对中国日益频繁的海空抵近侦察,一些美国人堂而皇之地宣称,中国也可以派舰机对美国进行侦察。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借口,是赤裸裸的强权逻辑,是对中国主权和安全的不尊重。美国国会经常就中国事务举办听证会,特别是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说三道四,无端指责,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事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很不利于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四件不能做的事是,双方发展与对方邻里关系时,都不应以损害对方利益为代价。双方都应提高政策透明度,都要尽力避免被某些国家为一己私利所绑架。

第五,不要在平等相待与平起平坐间划等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起平坐指二者的地位状态,双方不分高低主次,等权均利。平等相待是相互认知的态度和标准,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中国一向主张要尊重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对国际事务主张公正、公平和透明,各国均享有应有的话语权。美国是战后世界秩序的主要设计者和主导者,中方并不否认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但一些美国政治精英以世界领导自居,担心中国发展后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分享美国自赋的所谓领导权利。中国无需也无能力与美国分享或争夺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所求的是公正、平等和发挥力所能及的建设性作用。

35年来,中美关系逐渐进入成熟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间业已存在了有益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和人文基础。目标已经确定,风帆已经扬起。智慧的中美两国人民正在开创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定要建立,也一定能够建立。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国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