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谷源洋:美联储退出QE不是引发金融风险的必然因素
发表时间:2013-11-14 11:12 来源:国际网
近期,有人认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将导致新兴经济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固然需要重视某些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动荡或危机的概率,但是,美联储退出QE并不是引爆新兴经济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因素。

有观点认为美联储最终退出QE将会导致新兴经济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担扰不无道理,“热钱”无序流动极易促发危机,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切不可忘记,但是亦应看到也存在着抑制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多种因素:

一是美联储实施QE带来的外溢效应,主要是以套利为目的的“热钱”涌向新兴经济体的股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流入新兴经济体股市的资金量增长了500%,而美联储一旦退出QE将使流入新兴经济体股市和债市的“热钱”瞬间流出,“热钱”的大进大出,易诱发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危机。因此,美联储实施QE抑或退出QE带来的“热钱”流入和流出,都会让新兴市场国家付出代价。但是,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在未来结束购买债券计划时,将不会采取“突然的结束方式”,而是“逐渐收缩购债规模”,其退出过程和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基于美联储退出QE将是一个渐进的、分阶段的较长过程,从削减购买国债规模到完全退出再到加息,大约要经历三年左右的时间,因而新兴经济体有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提前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造成的“冲击波”;

二是新兴经济体自今年5月以来出现的金融市场动荡,其主因是全球资本追逐高收益率的短期行为。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依然高于发达经济体,资金的短期流动性的冲击不会持续太久,因此难以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致命的杀伤力;

三是美联储退出QE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效应。正面效应是美联储退出QE,标志着美国经济好转。从理论推理看,美国经济逐步向上,有利于新兴经济体增加对美国的出口,刺激经济增长,风险偏好的改善将会推动资金再度流向新兴经济体;

四是时易事移,当今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已不同于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的状况。具体表现为:1、吸取了上次危机的深刻教训,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以防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资本市场趋于成熟,拥有抵抗金融风险的外汇储备,国家外债比例下降,银行资本比上升;3、在清迈协议框架下建立了多边外汇储备库以及多国相互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4、东南亚国家联盟不是10国的货币联盟,而是10个国家的联合组织,因而不会出现欧元区“单一货币”那样的麻烦问题;5、加强了内部经济整合以及同域外大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关系,有助于应対外资暂时逃离帯来的风险。因此,美联储退出QE并不是新兴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的必然条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会重演,一些国家出现的汇率波动及资金撤离不是“新的全球经济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区主管辛格亦认为,面对美联储缩减QE规模及其预期带来的风险与冲击都是可控的。

但是,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仍不容忽视。首先,伴随着“热钱”流出,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外流,而与此同时吸引的直接投资(FDI)也在减少,因而维持较高的利率和汇率,将抑制经济增长;其次,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货币政策的着力点转向“稳增长”和“促增长”,但部分国家通胀率依然较高,经济增速持续下行,面临着“滞胀”压力;再次,新兴经济体出口不振,出口竞争力下降。从2003年至2008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出口增幅为22.5%,而金融危机以来的出口增速仅为8.5%。最后一点是,美联储改变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并推高长期国债收益率。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未来5年内可能上升至5%的水平。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意味着全球融资成本的上涨,从而使世界逐渐告别“低利率时代”,增加新兴经济体美元借贷成本。今年8月26日,巴西财长曼特加在圣保罗出席商界领袖会议期间表示,巴西经济将会因为全球市场的波动而遭遇一次小型的“围绕汇率方面”的金融危机,这种情况是由于美联储给出令全球市场迷惑的消息而恶化。因此,对外汇储备不足、经常账户高额逆差、以及资源型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并加强相互间宏观经济协调,共同应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逆风袭击。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