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总体态势
王玉主
发表时间:2012-12-29 22:50 来源:国际网
随着美国高调推动TPP,东北亚经济合作框架面临空前压力。中日韩合作由于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化而面临不确定性。东盟担心丧失其在东亚合作中的核心地位,目前正全面推动RCEP建设,这对东北亚合作将是潜在的挑战。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引起美国对于权力转移的担心。这种担心开始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以互利共赢指导原则的经济利益基础。虽然地区国际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东亚国家深化合作的态度变化不大。CJK合作目前陷入僵局,但从各方需求看,形势缓和后还会受到重视。地区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没有完全否定中日韩三方经济相互依赖的性质,三国对经济相互合作的要求仍然存在。东北亚合作面临挑战,但前景并不完全是黯淡的。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

1.随着美国高调推动TPP,地区国家主导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框架面临空前压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合作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会。“10+1”、“10+3”等地区合作框架得以确立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2008年,作为对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地区国家造成的拂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开始单独召开峰会,并就建设三国自贸区达成了一致。但2009年美国宣布参与推动TPP,将按照高门槛、高标准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美国采取的战略是从部分APEC成员入手推动TPP。很显然,这个高标准的合作框架对于东亚国家具有很大吸引力,加上美国的综合影响力,它已经对于东亚主导的合作框架造成很大压力。

2.中日韩合作由于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化而面临不确定性。

中日韩三方自贸区建设的官产学联合研究结束以来,各方实际上在期待谈判能够尽快启动。但今年先是韩国出现了变化,希望先推动中韩双边自贸区建设,而对中日韩有所保留。日本在上半年对中日韩合作的态度则相对积极,但钓鱼岛争端的恶化使形势出现很大变化。目前,中日韩三方已经就开启三方自贸区谈判达成了一致,但真正宣布启动谈判仍面临技术上的困难,即三方领导人能否实现会面,现在看还不清楚。

3.东盟担心丧失其在东亚合作中的核心地位,目前正全力推动RCEP建设,这对东北亚合作将是潜在的挑战。

1997年危机后启动的东亚合作框架是以东盟为主的,东北亚各国也都明确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但近几年来,东盟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使其在东亚合作中的份量下降,影响了其信心。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进展,则加重了东盟对于东北亚取代其在东亚合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的担心,如何处理深化东北亚合作与及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是东北亚合作下一步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看,东北亚合作既面临外部竞争压力,也面临内部的竞争性制约。

二、东北亚经济合作背景的变化:中国崛起与现实主义回归

1.经济不对称增长与权力转移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1991年到2011年,中国的GDP从4090亿美元增长到7301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的这种变化已经引起全球大国、尤其是美国这样的主导国对于权力转移的担心。这已经表现在有关国家的战略调整上。近来,针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开始向东亚转移资源,并重新巩固与其东亚地区的盟国之间的传统合作关系。

2.现实主义思维回归影响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互信构建

与资源动员相比,对于权力转移的担心所造成的先是主义思维回归实际上开始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以互利共赢指导原则的经济利益基础。现实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变化是导致国际政治结构出现变化的深层因素,因为经济实力上升的国家将会寻求改变在既有国际结构中的地位,这必然造成对国际权力结构的冲击。基于这种认识,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应对崛起国给予必要的遏制。表现在对区域合作的态度上,现实主义思维的回归会使合作各方过分关注相对收益,这给东北亚合作蒙上阴影。

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中国作为一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国际权利架构带来的全新的挑战。因为针对二战后出现的不同经济体的崛起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形势出现的一些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在解释中国崛起这个案例上可能已经不太适用,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可能更多是基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

三、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态势

1.虽然地区国际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东亚国家深化合作的态度变化不大。

今年,在韩国的倡议下召开了东亚第二展望小组(EAVGII)会议,目标在于对未来一个时期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会议期间各方的表现看,虽然各国态度谨慎,但对于加强合作这一点上仍然达成了一致,展望小组的建议报告也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合作目标。

至于东盟正在推动的RCEP, 虽然具有强烈的维护东盟中心地位的色彩,但这不是一种反东亚合作的力量,仍是东亚合作主导权争夺的延续。从推动东亚合作的角度来看,东盟是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态度也是积极的。

2.CJK合作目前看陷入僵局,但从各方需求看,形势缓和后还会受到三方重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韩国和日本对中日韩合作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曾经对中日韩合作不太着急,坚持把三方投资协议的签署作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提,但在悬架参与TPP合作、特别是中韩启动自贸区谈判后,又变得急于推动三方自贸区。韩国原本比较积极,或者至少说是中性态度,但2012年上半年开始变得保守,希望先谈中韩、后谈中日韩。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是我们特别急于推进中日韩自贸区。

中日钓鱼岛冲突后,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三边自贸区合作面临的安全硬约束骤然凸显。但是,地区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并没有完全否定三方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质,三国对于深化经济合作的要求仍然存在。

综合上述两方面可以认为,虽然东北亚合作面临挑战,但前景并不完全是暗淡的。对于中国来说,既有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合作的要求,也还有一定的条件。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上官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