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周方银:阵营竞争与选边站队
发表时间:2022-07-18 20:44 来源:国际网
尽管美国不断推动各国选边站队,部分国家也认为自己的利益在于明确地选边站队。但中国希望弱化他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而且更多国家认为不明确选边站队、不过深地卷入大国竞争是更明智的选择。总体上,阵线分明的阵营竞争不是一种健康的国际政治生态,大部分国家不愿陷入大国间选边站队的思维误区,他们更希望维护自身利益,保持自身政策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在中美战略竞争长期化以及当前俄乌冲突的冲击下,大国竞争的阵营化色彩进一步加强,加上美国在国际上有意识的推动,不少国家面临的选边站队压力增大。面对这一局面,不同国家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部分国家做出更明确地选边站队的政策选择,如日本、澳大利亚、立陶宛、瑞典、芬兰等,但相当多的国家仍试图采取相对模糊的立场。

从大的方面来说,以下因素对各国选边站队的做法具有较大影响。

首先,是美国的推动。多年来,美国持续在国际上挤压中国、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挤压其他大国战略空间本身蕴含有让他国更紧密地站在美国一边,而不站在对手一边的要求。为此,美国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他国更明确地在中美战略竞争、俄乌冲突问题上选边站队。如邀请日本、韩国参加北约峰会,是在进一步强化日本、韩国的选边站队行为,减小他们政策转向的空间。对印度大幅增加购买俄罗斯石油多次公开表示不满,是在对印度选边站队的方式表示不满。美国以较为急迫的态度推出尚不太成熟“印太经济框架”,也是试图把它作为一种推动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领域选边站队的手段。

其次,是作为美国对手国家的态度。在中美战略竞争中,中国的态度是希望弱化他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为此,中国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做法:一是不主动增大这些国家选边站队的压力,比较重要的表现是,中国不主动推高中美战略竞争的激烈程度,明确表示不希望与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集团式的对抗。从这个角度,大部分亚太国家所受到的选边站队压力来自中美两国中的美国,而不是同时来自中美两国。二是尊重周边国家的政策选择,希望在本地区形成包容式的合作框架与制度安排,为本地区国家不选边站队提供政治空间。中国总体上接受周边国家采取的大国平衡政策,希望类似RCEP性质的地区经济安排有助于缓解成员国之间关系的紧张,希望美国积极推动的“印太战略”的内容能变得更加包容。

最后,处于竞争关系中的大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利益与策略考虑。在这个方面,各国的考虑有较为复杂的一面。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部分国家认为自己的利益在于明确地选边站队,如澳大利亚、日本、立陶宛。但更多国家认为不明确选边站队、不过深地卷入大国竞争是更明智的选择,如新加坡,虽然其立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立,而是有一定偏向性,但新加坡显然不愿在大国竞争中明确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去反对另一方。此外,部分国家还有较为复杂的策略考虑。如印度同时是四方安全对话、上合组织、金砖合作的重要成员,这使其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的关系都颇为复杂。印度的选择,既有利益方面的原因,应该也有策略考虑。印度在大国竞争中的政策立场既有一定偏向性,又不决然地选边站队,这样的做法扩大了其政策空间,强化了其政策自主性,同时也给中、美、俄留下想象空间,使他们都觉得印度有进一步争取的价值,它同时也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选边站队是一种受演进过程影响的政策选择,一个国家一旦在大国竞争中开始选边站队,它与大国的政策互动过程可能导致其立场逐渐强化,从而很难退回当初。总体上,阵线分明的阵营竞争不是一种健康的国际政治生态,不符合世界各国利益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大部分国家不愿陷入那种必须在竞争的大国间选边站队的思维误区,他们更希望做出的选择是小心而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保持自身政策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作者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文章转自“海外看世界”)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