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一家之言 > 正文
丁一凡:在疫情危机下对欧洲问题的五个判断
发表时间:2020-04-26 17:48 来源:国际网
中国总是在别人困难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因此在欧洲几次危机中,不管谁召唤,我们都会积极回应。但这样实际上干扰了一些欧洲大国的打算。随着中国对欧盟小国援助的加大,他们可能利用中国去跟欧盟讨价还价,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导致未来的中欧关系会充满磕磕碰碰。解决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放弃我们行为的前提下,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让它更透明。

我大概讲五个观点。

第一个,确实危机没有使欧洲更加团结。过去,危机是导致欧洲一体的原因。每次遇到危机,要解决问题,大家就想办法,最后就找到一个更加一体化,更加联邦制的方法。欧盟成员国就这样不断把主权交到了欧盟手中。但是这次危机并没有起这样的作用,实际上使欧盟更分裂了。最近因为疫情的问题,大家就提出需要帮助危机国家渡过难关,提出了一个是不是欧元区应该发疫情债的问题。发疫情债可以融资,帮助意大利、西班牙疫情严重的国家对付危机。实际上疫情严重的国家也是上一轮债务危机的重要的国家,这轮疫情让他们的财政捉襟见肘,所以下一轮可能又会引起债务危机。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这种方法其实挺好。但是最近在开网络会议的时候,这个主意就又被否定了,又被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国给否定了。法国当然支持这个想法,因为统一发行债务,对欧洲真正的实现财政一体化、联邦化是有利的,符合法国最开始的主张。所以,法国无论从欧盟的设计还是从它的运行来说,都想促成这个事。但法国当然拧不过德国,因此最后法国和了半天稀泥,最后也没有结果。意大利很生气,说如果这个事解决不了,未来意大利就会跟欧盟同归于尽,就把话说得非常严重。就是说你如果不帮我的话,那我也会把你拖下去,这个事就说明现在危机并没有使得欧洲能够找到更加团结的趋势。

第二个观点,为什么没有走向更加团结呢?实际上最后还是有几个欧洲文化的背景。我们往往忽视了欧洲文化的背景,我们觉得欧洲也可以像我们这样思考问题。但欧洲人不可能像我们这样思考问题,因为它的文化背景主要是希腊文明、是城邦国家,后来在城邦国家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民族国家。民众没有一个更大、更远的看法,它对历史、对国家、对公共管理的认识都是比较有限的,眼界比较窄。但欧洲一体化要走向更大的范围时,民众就不愿意了。欧洲一体化的东西最开始是由一帮欧洲政治家设计的,也就是说是政治精英设计的计划。当时在战后,这些政治精英设计的计划能够发展,是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民主过程,没有民主过程参与这个事。这些政治精英看到了当时两极世界的发展,他们有一种担心,觉得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的话,在苏联和美国的挤压下,欧洲就没有活路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战后,西欧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复苏,经济发展好,一体化的措施使得市场不断地扩大,效率不断地提高,经济繁荣。所以,经济朝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政治精英的设计没有问题,老百姓都觉得很好,大家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好的生活。对于欧洲的一体化发展,大家基本上是支持的多,反对的少,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对意见。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了以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优势非但没有了,而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一出来以后,民众们就开始怀疑,疑欧主义现象出现。他们开始说,经济和社会之所以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欧洲的缘故。如果没有了欧洲,可能这个事会更好一点。近些年来,民粹主义在欧洲国家内部的上升,其实跟整个历史变迁的趋势有直接的关系。以前,你只要更一体化,市场更大,你的效率更高,你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所有的事情都更好办。而经济全球化以后的趋势是整个逻辑被打乱了,给颠倒了,这些民众就越来越怀疑,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是不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的新自由主义环境对他们是不利的。新自由主义的环境不断地要求民主化。民主化情况下,他们搞的各种各样的研究认为,欧洲的民主赤字很大,所以民众要求欧洲的决策要民主化,要让民众参与。事实是民众越参与,欧洲一体化越遥遥无期。因为民众参与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反对欧洲更多的一体化。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宪法条约》再到《里斯本条约》,通过这个过程,欧洲的政治精英突然明白了,凡是搞全民公决来决定该不该搞欧洲一体化的决策,基本上都失败了,跟英国脱欧是一样的。在推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上,如果用全民公决,很少有不失败的例子,因为老百姓不赞成。当年在通过欧洲宪法条约时,法国和荷兰用了全民公决,结果都失败了。所以,后来通过代替欧洲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时,这些成员国都用的议会投票,绕过全民公决。欧洲的政治精英知道,越搞民主,欧洲一体化这个事越不成。因此,欧洲在危机中越来越难走向团结。

第三个观点,这次危机是一个公共卫生的危机,所以它的表现还比上一次稍微好一点。上一次是债务危机,当时欧洲内部的团结比现在还差,因为涉及到直接的利益。这次有几个问题使得几个大国表现稍微好一点。首先有一个人道主义的问题。人道主义的问题跟当年的债务危机稍微差一点,债务危机也有人道主义,这次好像更突出。所以德国向法国、意大利等国开放它的医疗体系,开放它的医疗救助,可以救助一些人。这些做法对于改善德国在欧洲内部的形象有一定的帮助。德国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中国开始大规模援助欧洲。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显得德国这个欧洲的老大在欧洲太不负责任了。有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系在里头,虽然他在这方面做得比上次好得多,但是其实有一点被迫无奈的感觉。

第四个观点,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更加难处。中欧关系难处,在于中国有一个对外援助的逻辑,跟中国自己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做“救急不救穷”,我们自己在中国社会里做法是一直如此,对外也是一直如此,我们总是在别人特别极其困难情况下就愿意帮助别人。因此在欧洲几次危机中间,不管谁召唤,我们一般都会积极的回应。但是我们这种做法实际上干扰了一些欧洲大国的打算。比如说在上一次欧债危机的时候,我们去出手援助希腊,援助西班牙,援助意大利,这一下子就得罪了德国。因为我们帮助了希腊和意大利等国以后,就使得他们度过了难关。但德国当时是特别希望借这次危机来惩戒一下这些欧洲国家,惩戒希腊,惩戒意大利,让他们更加服从德国的意志。特别是在财政纪律上,你必须得服从我。你服从我,我才能帮助你。债务危机成为德国让陷入危机的国家服从德国的一个手段。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帮助了希腊,使得他们有本事能跟德国人叫板了。所以德国人就不太满意。这样的背景是很奇怪的背景。我们出于自己的文化和逻辑,我们觉得回应别人陷入困难的国家,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们却打扰了这些大国的做法。而且从债务危机以来,我们在欧洲的做法引起欧洲大国的担忧,认为会不会分裂欧洲。现在,有的欧盟领导人对欧洲分裂有担心,所以故意讲点台湾当局的好话。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未来中欧关系的难点在哪里。

作为结论,讲最后一个观点,讲未来中欧关系的挑战。中国一直是支持欧洲统一的,因为我们认为欧洲的联合,欧洲的统一是符合我们主张的多极世界的。我们对欧洲统一的支持还是从毛、周时代延续下来的。毛、周时代,中国就认为我们要支持欧洲的团结,支持欧洲的统一。因为欧洲只有统一起来以后,它才不会服从于美国和苏联。所以它自然会争取成为世界的一极。支持欧洲统一,欧洲会成为我们有用的支柱。在这个逻辑下,我们支持欧洲统一。但是我们未来支持欧洲的统一又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跟欧洲一体化的规则相关,也就是它到现在为止无法修改的一个规则,就是欧洲统一还是在主权国家的基础上实现统一。所以它不是按人口多数来决定,而是按照一国一票。在一国一票的情况下,这些小国自然会想办法在决策过程中,不断地去阻挠欧洲朝着联邦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小国对中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在欧盟里的小国,如果对中国的需求加大,而中国对他们的援助加大的话,他们就可能会利用中国去跟欧盟的机构讨价还价,未来这种趋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我们的逻辑一定是你求我帮助,我一定会回应你。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这种趋势很难办。一方面,是我们不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事逻辑,我们不可能完全去迁就一些大国或者欧盟机构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欧洲一些大国是联邦主义背后的推手,在这些大国和欧盟层面上,欧盟机构对中国的看法也不会改变,所以未来的中欧关系一定会充满了磕磕碰碰。我们得明白这种现实。

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实,但是保持非常好的技术合作和自由贸易,对中国和欧洲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我们要尽量让中欧关系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放弃我们行为的前提下,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让它变得更透明。你也不可能指望中国和欧洲的关系出现太大的变化。我不是特别乐观,但也不算悲观,就讲这些。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为2020年4月10日南大华智研究院举办的“疫情对欧洲和欧盟的影响”在线研讨会发言精编,文章转自华智全球观察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