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张云:准确理解TPP的地缘政治意义
发表时间:2015-12-08 17:38 来源:国际网
TPP的本质实际上是日美自由贸易协定。而且TPP的签署意味着美国首次同东亚地区签订了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这是美国东亚战略的标志性事件。有人认为TPP是美日的反华工具,这种认知不准确也不全面。首先,TPP的内在动力原源于日美希望借助“外压”来推动国内改革。其次,TPP的外在动力源于日美希望在亚太经济新秩序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的诉求,这并不直接等同于遏制或者反对中国。未来亚太经济秩序的重新建构过程中,各种机制会长期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并在竞争中努力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同时寻找与其他机制合作与融合的机会,这将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对此中国需要保持战略思想灵活度才不会失去机会。

今年10月,以美日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达成框架协议,而在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东道国马来西亚宣布,原定在2015年末达成协议的中日韩东盟(亚细安)加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时间推迟到2016年以后。

一年前,在北京的APEC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条件尚不成熟。对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特意指出“新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引发对于碎片化的种种担忧”。

有不少评论认为TPP的框架协议达成和RCEP的滞后,意味着美国在对中国亚太地区遏制战略上占了上风,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是片面的,在政策上是误导性的,笔者认为需要全面正确理解TPP在本地区的新经济秩序建构中的地缘政治意义。

TPP在地缘政治上的本质意义

首先,要认识到TPP的本质实际上是日美自由贸易协定。尽管TPP有12个国家参加,但是日本是否加入对于该协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除了美国外其他所有成员国的两倍多,由于日本的加入,该协定将覆盖全球GDP的40%。日美自由贸易协定一直在讨论,但是由于各自国内原因一直没有实现,现在通过多边的方式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可能是亚太主要经济体之间首次通过多边方式实现双边贸易协定的例子,中日之间,中美之间也没有实现自贸协定,而10加3,中日韩等多边方式也没有能够实现实质上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自贸协定。

美国在亚洲经济接触的进一步加强,无疑对于日美同盟进一步强化有意义,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催生本地区主要经济体学习美日方式,通过多边方式来达成双边自贸协定的目的,例如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这个进程如果实现就意味着中日之间签定了双边自贸协定。

第二,TPP的签署意味着美国首次同东亚地区签订了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这是美国东亚战略的标志性事件。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同亚洲的关系非常依赖双边关系和条约,还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美国同东亚的框架,如果TPP实现的话,将会首次出现美国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亚洲战略和法律性文件。

美国的亚洲战略目前看来还是很清楚的,第一步是强化与同盟国家的关系,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紧张关系和事件,钓鱼岛问题就是证明;第二步就是扩大同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美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关系上,这也会出现一些中美紧张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第三步则是美国同亚洲全体关系一个制度性安排的建设,TPP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重要支柱;第四步进一步包容中国。

正如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近期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所说,美国的亚太战略的核心是中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战略思考上,最重要的则是建立制度安排来对应这个核心问题。

第三,在实现覆盖APEC的21个经济体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目标,TPP可能成为一种途径。从美国战后建立国际机制的传统以及中国本身的战略思维来看,在亚太建立一个高覆盖度的亚太自贸区,这个战略目标双方是一致的,目前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参加TPP和RECP的成员国有不少是重叠的,也就是说这两个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包括合作竞争并存的关系,两者将来很有可能实现殊途同归,在某个时点上融合最终实现亚太一体化,这样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也会得到制度性的改善。

TPP是不是美日的反华工具?

自从美日和其他成员国开始谈判TPP时,中国国内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这是美日企图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有的甚至发展到“阴谋论”的高度。在中国经济高速崛起的背景下,将来本地区经济秩序的重建进程中,中国与美日存在竞争毫无疑问,观点不同路径不一也不奇怪,但是认为TPP是美日的反华工具,这种认知不准确也不全面。

首先,TPP的内在动力原源于日美希望借助“外压”来推动国内改革。从美国来说,WTO多哈回合的谈判15年来基本没有进展,2011年开始一些双边FTA的谈判,例如2011年同韩国、哥伦比亚等签订了自贸协定,但是,由于国内政治中反对势力强大,美国同更大的经济体之间签署自贸协定变得非常困难,随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上开启了以TPP为中心的亚太地区经济多边谈判的新进程。

由于TPP进程的开启,又同奥巴马政府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同步,在中国常常被解读为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但TPP很大程度上是美国要借助外力来推动国内改革。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2个亚太国家如果能够达成TPP,显然不仅会有经济利益而且有战略利益,更加容易说服美国国内反对势力。

日本的情况也相似,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结构改革滞后,导致了20多年的低增长,各种既得利益结构很难被打破。参加TPP谈判最早是民主党执政时期野田首相决定的,而同时增加消费税也是野田时期决定的,这些都为安倍晋三自民党执政后所继承,也就是说在TPP问题上日本存在着超党派的共识。

以TPP为契机,我们已经看到了安倍政府在农协改革,降低法人税等方面迈出了过去20年来日本首相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从本质目的来说,这个动机同当年中国用入世谈判推动国内改革,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差别。TPP如果能够促进日本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增加经济活力,反过来可以让日本国内的政治生态朝着更开放和宽松的方向发展,这样在对外关系上也就会有更多的信心和余力来参与,日本经济活力的恢复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第二,TPP的外在动力源于日美希望在亚太经济新秩序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的诉求,这并不直接等同于遏制或者反对中国。根据2007年的美元价值计算,TPP如果能够在数年内完全实施,现在的美元价值将会增强。这说明对于美国来说,TPP是保持包括美元在内的美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的地位的重要手段,而对日本来说,维护美国体制有利于维持自己在原来体制中的地位。

日本战后在经济上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同美国的结盟和融入美国主导的秩序获得,保持这个经济秩序的活力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积极推动TPP帮助美国实际上就是帮助日本本身。而目前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导致TPP有停滞,会影响到日本自身的战略意义,日本就需要更加积极地说服和推动美国国内进程。

当然美日维护自身战略利益的行动会同中国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是性质不是零和的。一来相比美国通过大规模强化军事同盟,建设新军事基地方式维护秩序的做法,通过经济方式的中美竞争具有良性意义,第二TPP中很多的内容例如国企改革,各种非贸易壁垒的撤销,知识产权等都是中国将来希望实现的改革的目标,如果TPP实施进程顺利那么就会给中国带来进一步开放的竞争性压力,中国国内改革可能加快速度。这个动态会造成一些压力,但是这些压力也不是完全都是负面的,关键在于中国如何解读这些压力,把这些压力都解读成为遏制中国的手段,那就会导致对抗性的政策结果。

目前本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安排看上去机制林立,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最终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无论是TPP还是RCEP还是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认可度,决定权不在于政府,也不在于媒体的评论,而在于实际参加经济活动的企业。对于企业来说选项增加本身不是坏事,他们会按照最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寻找最为有利的地区安排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配置商品、人员、资金的流动。

因此在未来亚太经济秩序的重新建构过程中,各种机制会长期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并在竞争中努力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同时寻找与其他机制合作与融合的机会,这将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对此中国需要保持战略思想灵活度才不会失去机会。

(作者为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