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居妍:巴黎恐袭后,美欧俄会否联手打击ISIS?
发表时间:2015-11-20 19:30 来源:国际网
西方不会轻易卷入叙利亚泥潭,亦不会向难民关闭国门。除非在已经加强安全控制的情况下,ISIS仍然能在英美等国成功制造恐袭,造成社会普遍恐慌,西方有可能借“民意”加大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

11月1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参众两院联席会上表示,法国已处于战争状态。法国决定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3个月,坚持对叙空袭,并派遣航母“戴高乐号”前往地中海东部靠近叙利亚地区,同时向欧盟寻求合法的军事支持。而与此同时,ISIS宣布伦敦将成为下一个袭击目标,亦拉响了英国警报。紧跟其后的是,俄罗斯17日宣布之前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的俄客机失事原因为恐怖袭击,俄方将致力于找到恐怖分子并予以严惩。同时,普京下令俄军与法国“盟军”统筹制定在叙利亚的联合作战计划。

奥朗德透露,他将寻求美国支持打击ISIS,如果如果奥朗德成功了,是否意味着美欧俄会联手进军叙北-伊东地区,打击ISIS?仔细分析西方在叙利亚的政策以及11·13巴黎恐袭后相关的表态,也许我们不需急于下结论。

一、欧洲顾虑回流圣战分子恐袭,难以考虑联合出兵

巴黎恐袭后,法国的盟友们纷纷表示支持法国打击极端组织。然而,出于对国内安全稳定以及民众反应的考量,各国对联合打击ISIS将会慎之又慎。

首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无疑加深了西方民众对战争泥潭的抗拒。当两场耗时漫长、投入巨大的战争不但没有消灭基地组织,反而催生了更为疯狂的ISIS,人们担心加大干预叙利亚打击ISIS会带来更多对国内社会的恐怖报复行为。

其次,巴黎恐袭预示着未来恐怖袭击方式的转变。袭击者包括了法国籍的ISIS“外国战士”以及伪装难民进入欧洲的圣战分子,使得操作类似的恐怖袭击更为容易,政府防范压力更大。从国内安全角度考虑,为了避免ISIS的报复性恐袭,各国都会谨慎介入叙利亚。

目前看来,巴黎恐袭模拟了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在人群聚集场所多点袭击,目标明确、时间精准、方案周全、手段狠毒,导致警方无法立即采取行动制止伤亡。最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类恐袭没有高门槛。极端分子只需要在黑市购买武器,拥有一个对袭击地点充分了解的指挥者协调,做好保密措施就能开展袭击。巴黎恐袭进一步证明了,ISIS回流的“外国战士”完全满足条件,轻易躲过边境检查在各国境内实施恐袭。

再次,加大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对解决难民问题毫无裨益。在西方看来,俄罗斯10月出兵叙利亚后,增多了从叙利亚北部阿勒颇地区外逃的难民。目前叙利亚战场上的三方主要有,俄连同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党支持的阿萨德政权,一团散沙的叙利亚反对派以及ISIS极端组织。

有一种观点认为,加大干预叙利亚,与俄合作打击ISIS,无疑帮助巩固了阿萨德政权,这有悖于西方的叙利亚政策,同时会离间其所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多是逊尼派,ISIS也是逊尼派,混乱的战局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多民众流离失所,而西方最害怕的则是目无希望的年轻逊尼派受到ISIS的宣传蛊惑投入到极端阵营中。

正如也门战乱的经验显示,西方介入使极端组织坐大,对生活和国家绝望的也门年轻人加入极端组织,制造地区的自杀性爆炸袭击。

最后,从整个欧洲的角度考虑,巴黎恐袭激化了难民问题对欧洲一体化的挑战。早先,因为难民大量涌入欧盟境内,一些成员国不得不关闭国境,重启边控措施,极大挑战了申根协定中允许境内人员自由流动的规定。而欧洲各国极右翼政党趁势排外示威,宣传极端民族主义,反移民、反穆斯林、反多元化,从难民危机中捞取政治资本。巴黎恐袭加剧了这种趋势。

考虑到欧元区面临的种种危机,欧盟的首要考虑将是保证欧洲及成员国内部稳定统一,维护欧洲一体化,使欧洲能够持续发展;而不是贸然加入战争,拖累欧洲经济,加剧内部矛盾。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11·13恐袭后欧洲的反应,除了强调欧洲外部边境更严格的管控外,各国加强了内部安全控制和反恐情报的合作。

法国已经和比利时加强了在恐怖情报方面的合作,并且呼吁欧盟国家之间展开反恐合作,在武器走私、加强边境检查、追查恐怖分子等方面共享情报。奥朗德宣布,未来两年内增加5000名军警职位,2500名司法职位和1000名海关职位,同时加强军队国防力量,并对双重国籍、出生地法提出宪法修正案。

英国已经派遣特种部队进驻伦敦街区进行24小时巡逻,同时彻底封锁英法海底隧道;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军情五处和英国通讯总部亦将全天候加强对可疑信息的监控。此外,卡梅伦16日宣布将增加20亿英镑的反恐预算,用于添置新式武器装备,并招募1900名安全和情报机构工作人员,以应对恐怖袭击威胁。至于是否会加大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卡梅伦称亦需要议院投票表决。

二、美国的叙利亚政策仍将裹足不前,谨慎介入叙利亚

巴黎恐袭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在白宫发表讲话谴责极端组织的暴行,称美国将与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合作,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

但是,在随后召开的G20峰会上,奥巴马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尽管ISIS同样威胁要攻击美国本土,但美国不会改变既定战略,不会对叙派遣地面部队。奥巴马说:“并非因为我们的军队不能进军打击IS,而是因为我们将看到以前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强调,“假设我们派出5万士兵进入叙利亚。如果也门发生恐怖袭击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再派出更多部队进入也门?”

14日,恐袭发生后不到24小时,美国国务卿克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等聚集维也纳,召开关于叙利亚问题的第二次外长会议。会议结论并没有受到巴黎恐袭的干扰,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时间表,促成叙反对派和阿萨德政权在明年1月开展停火谈判,敦促叙利亚制定新宪法,并实现在联合国监督下的民主选举。

停止叙利亚内战,遏制ISIS生存空间,仍是西方认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美俄在阿萨德的去留问题上仍坚持己见。如果双方要合作打击ISIS,他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妥协。

考虑到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及其过去五年的对外政策,可以大致估计,未来美国仍将谨慎出兵叙利亚。

首先,美国人对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抗拒使白宫不得不谨慎处理战争投入。尤其恰逢大选之年,任何增加对中东军事介入的做法都会被反对党发挥处理。10月30日,奥巴马宣布要派遣一支50人的特种部队赴叙利亚北部参加作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美国国内大论战。共和党借此攻击这位民主党的总统出尔反尔,违背了之前“不派遣地面部队”的承诺。

而巴黎恐袭后,即便是共和党布什家族的总统候选人,杰布·布什亦谨慎地表示,美国应派出更多部队支持伊拉克军队,为伊拉克库尔德民兵组织提供更多训练,并加强与逊尼派领导人的合作,但绝不是大量增兵叙利亚。

其次,过去五年来,美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专注于打击ISIS,但是投入有限,仅限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实施空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却无法阻止ISIS在其他地区发展壮大。一方面,美国逐渐从中东抽身,奥巴马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并没有中断;另一方面,白宫不断削减防务经费,以致军方称,防务经费将阻碍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者地位。

事实上,过去五年,奥巴马对内以复苏美国经济为首要任务;对外则不断从中东、中亚抽离,转向东亚,实践其“重返亚太战略”,包括伊朗核谈判、推进落实TPP(重返亚太的经济支点)、强化日美同盟、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推动与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防务合作。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奥巴马将致力于在任期结束前,即明年年底之前结束与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与伙伴关系协议”(TTIP)谈判,使之与TTP共同构筑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两翼”。除此之外,美国在中东,尤其是叙利亚,将维持现有战略,坚持推进政治和谈进程。或许美国会加大对ISIS的军事压力,例如派遣50人的特种部队,但是华盛顿一定会谨慎增兵叙利亚。

最后,美国远离中东和北非,难民危机对美国不构成威胁。美国甚至能选择接收哪些难民。今年9月,白宫宣布明年美国计划接收1万名叙利亚难民。

巴黎恐袭后,奥巴马发表讲话称,美国只接受能保证美国安全的基督徒难民。美国真正顾虑的是,9·11袭击后被捕入狱的圣战分子将被陆续释放,而如何应对这些刑满出狱的恐怖分子,美国至今没有相关的研究。恐怖分子出狱,尚无相关政策或技术掌握其行踪,对美国社会安全是严峻挑战。

三、坚持叙政治解决进程,加强欧洲外部边控仍是西方首选

综上所述,即便俄方与法方打击ISIS的联合作战计划,法国的西方盟友仍不大可能如奥朗德所愿加大对叙军事干预。但是,欧洲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必须承受因战乱而源源不断逃出的难民。根据国际法规定,欧洲没有理由拒绝庇护难民。

要解决难民问题,解决极端主义的威胁,西方会坚持正本清源,致力于按照叙利亚和平进程时间表推动阿萨德和反对派之间的和谈。尽管对阿萨德的去留,西方和俄罗斯仍存分歧,但双方可能会就未来叙利亚政府的组成形式进行妥协。

鉴于阿萨德的实力仍然是叙局势中最强的一方,而西方支持的反对派即便能联合作战,其军力亦只占战场的10%,不敌ISIS,更不及阿萨德政权,西方的妥协可能会更大。目前已有提议称,西方或许应该接受一个由不同自治区组成的叙利亚联邦政府,允许什叶派、逊尼派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共享权力,让阿萨德和反对派各处其隅,实现各自管辖/占领区域内的停火协议。

一旦地区停火协定达成,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国际力量,将协助维持地区和平,同时继续联合打击ISIS。一个联合执政的叙利亚过渡政府需要俄罗斯的妥协,欧洲可能会以解除对俄制裁为谈判筹码与俄谈判。此外,欧洲还会兼顾稳定利比亚、也门等同样容易激进化的国家。

同时,欧洲会加强情报机构的交流和沟通,严格控制难民流入。欧洲将会收紧对外部边境的管控,加大对输送难民的国际犯罪集团和人贩组织的打击。

此外,欧盟会在难民安置问题上与土耳其寻求合作。土耳其大选后,正义与发展党取得了议院大多数席位,使得政府能够有力应对更复杂的问题。欧洲会说服土耳其接纳更多叙利亚难民;但作为代价,欧洲将给土耳其相应的资金支持、与土耳其签署签证自由化协议、重启土耳其的入盟谈判。

最后,如同默克尔在巴黎恐袭后针对欧洲移民政策所表示的,欧洲仍将维持现有政策接纳难民,只是会加强对难民身份的审核。同时,处理好各国内部的排外、反穆斯林情绪,落实安置方案。

总而言之,西方不会轻易卷入叙利亚泥潭,亦不会向难民关闭国门。除非在已经加强安全控制的情况下,ISIS仍然能在英美等国成功制造恐袭,造成社会普遍恐慌,西方有可能借“民意”加大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

(作者为瞭望智库研究员,文章转自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