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正文
徐长文:增加国外游客人数对日本经济影响有限
发表时间:2015-11-10 09:44 来源:国际网
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影响有限,因为在两国的经贸来往中,贸易所占比重最大,而日本在中国旅客中获得收入比重很小。日本与中国改善关系,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才是促进日本经济回升的关键。但由于日本“买岛”、日本对战后历史采取修正主义错误,致使两国关系恶化。加之日本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两国经贸合作持续萎缩,目前的中日关系是“政冷经凉”。未来几年,中日双方的经贸合作难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后1、2年,韩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国,中韩经贸合作和两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时期。

2012年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推动日元大幅贬值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外国观光旅游人数,刺激国内消费,拉动日本经回升。并设定了奋斗目标,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外国旅游人数要达到2000万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安倍甚至把2015年秋季参加联合国会议时间,也用在拉外国人到日本观光旅游上。9月27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日本料理招待会上,安倍在致辞中,积极表示欢迎各国民众到日本观光旅游,欣赏日本风光、品尝日本的饮食文化。

几年来,日本政府通过日元贬值的同时,放宽旅游签证手续、充实免税消费品种类等制度、措施,促使外国旅游人数大幅度地增加。据日本发表的统计,2014年到日本观光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29.4%,达1341万人次,近3年间增长了2.2倍,日本获得旅游收入2万亿日元。2014年10月日本政府又分别将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全部作为消费品实施免税措施,极大地吸引了海外旅游观光者,消费金额大幅增加。据日本政府观光局发表的统计,截止2015年7月底,到日本的观光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014万人次,提前超过了日政府设定的2020年国外旅游人数达2000万的目标,但是日本经济依然低迷。

2015年上半年国外到日本观光旅游的人数又比上年同期增长46.0%,呈加速增长之势。日本将制定新的增加接待外国游客计划,每年要接待3000万至4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到5万亿至8万亿日元。

目前到日本的国外游客主要来自近邻的国家和地区,前四位是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占日本观光旅游人数的90%以上。国外观光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促进了日本零售、食宿、观光业的繁荣。据日本观光厅的调查,2015年第二季度,国外观光旅游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82.5%,金额达8887亿日元。另据日本百货店协会统计,零售业对外国旅游客的销售额持续大幅增长,自2014年10月新增加部分商品免税后,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剧增2至4倍。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观光客,人数虽然低于台湾与韩国居第三位,但是平均每人购货额则高达23万日元居首位,中国游客被日本媒体称为“爆买”。在日本的观光旅游的收入中,中国游客的消费占到三成以上。

日本部分学者认为,2015年以来中国人民币贬值、经济也进入“新常态”,第三季度经济增长6.9%,是6年半以来低水平。加之中国股价也在下跌,今后到日本观光旅游人数将减少,对日本观光旅游业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是,多数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游客多少对日本经济影响有限,因为在两国的经贸来往中,贸易所占比重最大,而日本在中国旅客中获得收入比重很小。据日方统计,2014年日本对中国出口12.1万亿日元(约合1265亿美元),是日本从中国游客收入7000亿日元(约合60亿美元)的20多倍。所以日本学者们认为,日本与中国改善关系,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才是促进日本经济回升的关键。

中日两国是近邻,经济互补性强,加强友好往来关系、深化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两国乃至亚洲的世界和平、稳定及经济繁荣。

而按日本财务省发表的统计,自2007年日中贸易超过日美贸易后,已经连续8年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按中国海关统计,多年来中国是日本第一经贸伙伴,而日本是中国第二贸易伙伴国。2011年双方贸易额创历史最新纪录达3429亿美元。但是2012年之后,由于日本“买岛”、日本对战后历史采取修正主义错误,致使两国关系恶化。加之日本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两国经贸合作持续萎缩(如下表),目前的中日关系是“政冷经凉”。

按照日本财务省发表的统计,2012年以后两国贸易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以后4年中,中国一直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是2013年以后,日本对中国出口均低于对美国的出口水平,中国也已连续两年成为低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2015年以来,日本对中国贸易继续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13%,从中国进口也下降13%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双方的经贸合作也难以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几年之后,中国的第三大经贸伙伴韩国,很可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近5年来,特别是2012年中韩FTA开始谈判后,中韩经贸合作迅速增长,与中日经贸持续下降相比,形成鲜明对照(如下表)。

2011年中日贸易与中韩贸易相比,双方差距高达900多亿美元。2012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后,日本与中国贸易合作急剧下滑,特别是中国从日本进口下降幅度巨大,而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却大幅增加,当年中国与日、韩贸易差距减少到700多亿美元。2013年中国从韩国的进口首次超过从日本进口,而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当年中国与日、韩贸易差距进一步减至380亿美元。2014年双方贸易差距缩至220亿美元。今年1~9月差距仅为67亿美元。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韩FTA年底生效后,两国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扩大。今后1、2年,韩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国,中韩经贸合作和两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时期。

中国与日、韩两国贸易发展比较(单位:亿美元%)

时间

      中日贸易

    中韩贸易

两国贸易

差距

 金额

 增长

 金额

  增长

2011

3428.9

15.1

2456.3

18.6

972.6

2012

3294.5

-3.9

2563.3

4.4

731.2

2013

3125.5

-5.1

2742.5

7.0

383.0

2014

3124.4

0

2904.9

5.9

219.5

1~9月

2069.5

-11.1

2003.0

-6.4

66.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各年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