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关系不可能再是以往的“血盟”。但中国也不会放弃朝鲜这个地缘政治缓冲区。在美国亚太战略发生针对中国的调整后,尤其面对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也在下一盘谨慎的棋。朝鲜这枚棋子,在东北亚还是能够发挥相当作用的。起码,朝鲜的存在,可以调节中韩日三方关系;关键时刻,亦可在中美博弈之间发挥有利于中国的作用。中朝关系未来发展,还要看金正恩何日访华。 |
9.3胜利日阅兵式已经过去。观察家们难免问一个有趣的问题:谁是这场阅兵式的尊贵客人?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尊贵的贵宾当然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但最尊贵的莫过于韩国总统朴槿惠。 一身明黄色装束的韩国“冰公主”显得特别亮眼。她的访华日程有三天,在参加完阅兵式后还到上海访问。她可是美国盟国中来华参加阅兵式的重量级嘉宾,挑剔的韩国媒体咸认为中国给了朴槿惠最高的外交礼遇。 内中情由不言尽明。韩国对华经济依赖率高达25%,经济靠中国、安保靠美国的特殊性,让朴槿惠下决心参加中国阅兵式很不容易。加之日本在旁“捣乱”,朴槿惠给中国“捧场”,主人自然礼遇有加。 相比之下,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代表,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崔龙海既没有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在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也被安排在前排最右端。这在以往有朝鲜领导人(代表)参加的中国重大政治活动中,是很难想象的。难道,中朝关系真的发生了逆转,两国鲜血凝成的友谊(血盟关系)不再了? 这的确耐人寻味。有一点是肯定的,中朝关系出了问题,而且中韩关系的实质性战略伙伴关系超越了中朝关系的意识形态同盟。喜欢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朴槿惠,在对华关系上远比金正恩更为智慧。而且,中韩朝“三国演义”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朴槿惠从“亲华”中获得了最重要的核心国家利益。在中国支持下,韩国一改被同族仇邻朝鲜长期武力威胁勒索的不堪,在不久前的韩朝互相炮击事件中,韩国强势回击朝鲜挑衅。这使得在韩朝双边会谈中,朝鲜占了下风,“冰公主”也成了“铁娘子”。朴槿惠在政治上得分颇多,韩国政媒两界尝到了和中国交好能够在朝韩博弈中占据先机的好处。 对韩国政府而言,南北关系甚至重于一切。毕竟,美韩同盟的龃龉可控,日韩之间的争吵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中韩关系已经处于“历史最好”;但是半岛南北不仅有悬而未决的核武阴霾笼罩,而且朝鲜政局的不可捉摸性,会时不时通过向南方挑衅的方式表现出来。无论是执行“阳光政策”的所谓“进步政府”(金大中、卢武铉政权),还是对北强硬的“保守政府”(李明博政府),对朝鲜都是无可奈何。 韩国政媒两界,在对不安分的同族兄弟爱恨交织的无奈之下,往往对中国感情复杂。认为朝鲜捣乱,是中国在背后支持,中国以往则是强调中国基本立场,至多只是表达中国对朝鲜影响力有限,但这更加说明,中国和半岛南北,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阅兵式,让世人有了观照中韩朝亲疏关系的机会。现在看来,中韩关系远重于中朝关系,但观察者们可能忽略的是,其实自从中韩建交,中韩关系就有了实质性的长足进展。但是中朝关系尽管有了裂隙,但在外交层面,中方仍然对朝鲜礼遇有加,起码表现上维持了中朝血盟关系。现在,中国连这点面子也给朝鲜撤掉了。 难怪,有舆论评价,崔龙海“空手而归”。的确,在这届中国政府的外交战略中,中朝关系已经变为正常国家的外交关系。既然是“正常”,朝鲜的表现也应该“正常”。但从金正日时代开始,金家祖孙时代对华“不正常”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前三代”中国领导人尚能容忍朝鲜对华的任性使气,这届中国政府对朝鲜领导人的作为已经忍无可忍。 从“六方会谈”的遥遥无期到张成泽的被清算,朝鲜外交内政已经偏离了中国的期待。不仅如此,朝鲜作为也让中国背负太多政治和外交负担。加之朝鲜脱北者带给中国的外交成本以及朝鲜军人越境中国的犯罪行为,这个血盟之国让中国不堪其扰。 更要者,信息化时代的中国人,看世界的目光真切又充满智慧。中国流行的自媒体上充斥着对金家第三代领导人的冷嘲热讽,也许这些民意有些不太严肃,但也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基础民意。这也从下倒逼中国政府反思中朝关系。 朴槿惠以其女性政治家的智慧观察到中朝关系的变化,在关键时刻予以中国支持。在此情形下,中韩关系就显得比中朝关系更亲密。不过,中韩关系的“好”也许是沾了习朴良好私人关系的“光”。 中朝关系不可能再是以往的“血盟”。但是,中国也不会放弃朝鲜这个地缘政治缓冲区。在美国亚太战略发生针对中国的调整后,尤其面对复杂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也在下一盘谨慎的棋。朝鲜这枚棋子,在东北亚还是能够发挥相当作用的。起码,朝鲜的存在,可以调节中韩日三方关系;关键时刻,亦可在中美博弈之间发挥有利于中国的作用。 中朝关系未来发展,还要看金正恩何日访华。 (作者为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