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政局再度“变天”,实乃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新颜色革命”,是西方针对“前苏联”地区继续推行“和平演变”的一部分,而俄与西方对乌“变天”的两极反应,也预示着俄西后续斗法还将加剧。我应居安思危,内外并举严防“颜色革命”,更要着眼俄西矛盾加剧态势,主动运筹大国关系,不断扩大战略回旋空间。 |
持续多日的乌克兰乱局近来急转直下,先是对立双方于2月20日爆发激烈冲突、导致数百人伤亡,后经欧盟斡旋于次日达成“和解协议”,但协议墨迹未干,2月22日反对派骤然抢班夺权,反对党主导的议会通过决议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并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宣布将于5月2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而逃至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则被“通缉”。一时间,内外势力围绕乌国走向的新一轮“大拔河”初见分晓,乌“新颜色革命”在西方强势干预下看似成功,但其前景依然扑朔迷离,因国内“东西矛盾”犹存以及俄抵制“政变”等,乌政局反复折腾乃至陷入内战与分裂的可能性均难排除。 乌政局再度“变天”,实乃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新颜色革命”。 首先是内耗不止的内因,“大拔河”的国内双方分别是执政党与反对党、政府与民众、东部与西部。尤其是,与欧盟接壤的乌西部历来亲欧,而与俄接壤的东部则素来亲俄,“向西走”还是“向东走”始终纠结,彼此矛盾日积月累、不断激化。特别是围绕去年11月下旬乌当局临时“变卦”、暂停与欧盟签署加入欧盟前奏的“联系国协定”,引爆民众强烈不满与反弹,大规模反政府示威遂一发而不可收拾。 其次是欧美西方大肆联合干涉的外因,“大拔河”的国外双方分别是欧美与俄罗斯。乌乱局以来西方对前政权一再以制裁相威胁,对反动派则极力扶植,美国务院负责欧洲事务的助卿与美驻乌大使赤裸裸干涉乌政局的电话被曝光,即为明证。其实,自苏联解体以来,乌便成了西方与俄角力的主战场,以至乌“颜色革命”迭发,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克乱”与“乌克难”。 乌“新颜色革命”的外部背景极为深刻,即俄与西方愈演愈烈的矛盾,双方围绕乌展开地缘战略角逐与意识形态角力等,西方对俄极力“挖墙脚”,这将深度影响当今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首先,乌“新颜色革命”乃西方针对“前苏联”地区继续推行“和平演变”的一部分,西方唯恐普京2012年重新上台后致力俄民族复兴与推进“欧亚联盟”建设,近期美欧大国首脑集体缺席索契冬奥会的“变相抵制”亦为佐证。对于此次乌“变天”,美欧“欢呼雀跃”与俄垂头丧气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指俄由此遭遇“大逆转”,俄政府资深顾问指西方成功策划了一场政变,称乌2004年的“橙色革命”重演对俄是一场“大挫败”。俄国家杜马外事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就此警告,如俄丢掉所有的屏障,最终结果将是北约更逼近俄边境。俄政府内不少人深信“西方正在俄策划相同的革命”,认为乌此次“变天”仅是拉开了“后苏联时期”一场主要战争的序幕。 其次,俄与西方对乌“变天”反应两极,预示俄西后续斗法还将加剧。西方插手乌“新颜色革命”得逞,难掩对俄角力“胜利的喜悦”,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受困于债务危机的欧盟更是踌躇满志。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以“胜利者”口吻发表“乌未来系于三方共识”的社评,欢呼“柏林墙倒塌25年后,革命的喧哗与骚动之声再次回响在欧洲上空。”声称“自苏联解体以来,从来没有哪个事件比这场从基辅开始的革命更加明确地昭示着'欧洲时刻'的到来。”提出乌将在未来以正式成员身份加入欧盟,警告普京“意图将乌打造为俄卫星国的策略是不能成功的”,自诩乌“变天”表明欧盟对外吸引力大,因其代表了“民主、自由及适当的治理”三大“普世价值”。《华尔街日报》更是对俄幸灾乐祸,指如乌与欧盟建立经济同盟,俄长达三个世纪的“帝国复兴工程”就将以失败告终,俄将只能在世界秩序中扮演更小的角色。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更反复告诫俄不得向乌派军队以重建亲俄政府,表示美赞成乌反对派在短期内举行选举的主张。而俄则强烈质疑乌过渡政权的合法性,严厉批评西方国家一味偏袒反对派,俄西严重对立以至有媒体指乌“变天”可能引发地区对峙。 乌“新颜色革命”发人深省,影响深远,对我启示有二: 一是居安思危,内外并举严防“颜色革命”。对内加快新一轮改革步伐,突出发展的公平性即合理分配与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强化发展的科学性即保护环境与防止GDP至上,将反腐败斗争机制化,通过可持续与公平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对外有效抵制西方干涉与颠覆渗透,确保社会稳定与政治安全。 二是着眼俄西矛盾加剧态势,主动运筹大国关系,不断扩大战略回旋空间。俄、欧、美均为当今“新一超多强”国际格局的重要成员,三家博弈现呈美欧联手对俄态势。我既要冷观俄西矛盾演变与维护中乌经贸合作,更要着眼中俄共同面临美西方压制之势,稳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予俄适度支持,以共同反制西方对外干涉,预防西方对华“新使坏”。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