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杨小舟:中国在东南亚“差异化外交” 分别定位区别对待
发表时间:2014-08-13 17:19 来源:国际网
从国家利益和外交手段的角度讲,差异化外交是一国对外交往的应有之义。其目的是让外部世界认识到,谁跟中国无理取闹,中国会很强力地应对,让其承受代价;谁对中国友好,中国会给予很大的回报,从而引导其他国家跟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但在执行差异化政策的同时,中国也要掌握政策的分寸,避免把有些国家推到中国的对立面。

越南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中国在东南亚实行“差异化外交”这个说法重又进入大众视线。

事实上,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东南亚时,如此密集的访问就已令外界猜测,中国的东南亚政策显现“差异化外交”的务实特征。

当时,香港《南华早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的文章称:

“中国显然在东南亚实施了官学两界不少人鼓吹的‘差异化’外交,其基本含义是,单个国家与从中国所获取的政治经济利益大小,应该与它们对华友好程度相一致,中国对单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疏离程度,应该与该国损害中国利益的大小相一致。”

从国家利益和外交手段的角度讲,这本应该是一国对外交往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中国过去囿于种种原因,并不刻意做这种区分。

观察过去半年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互动,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东南亚已经开始精心贯彻这一策略,表现在侧重发展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并对各个国家分别定位,区别对待。

“差异化”是常态

中国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使用“务实”而不是“差异化”来描述中国对待东南亚各国的不同政策。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李金明认为,“中国的东南亚外交更加务实。”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专家蔡鹏鸿也对“差异化外交”这个名词持有不同意见,“这个差异化的提法,公开文章可能主要还是由学者提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对待个别国家的外交,政策差别肯定是存在的,其实没有必要强调差别化。比如,中国对待法国的政策和对待德国的政策也是有差别的,但是中国前不久发布对欧关系政策文件,没有提什么差别化,有必要吗?”蔡鹏鸿说,“中国对其中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经贸上提出一些优惠政策,这是可能的。但是不能说这是中国差异化政策的结果。”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银表示,“去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到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背后的含义就是要有原则,而讲原则意味着对不同的国家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政策。差别化的政策是比较深地蕴含在这些表述中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周士新也认为没有必要强调差异性。“美国对东南亚各国的政策也存在着较大区别,被认为是在分化东盟。可以说,大家都表示希望东盟保持团结,但又有多少国家真的希望东盟能团结呢?这也是东盟国家真的希望实现团结的根本原则。”

好朋友坏朋友

无论用什么词语加以界定,在见诸报端的学者讨论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被视为中国应当交好的国家。

印尼是东盟的发起国之一,也是东盟的最大国,在东盟国家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此外,印尼在南海问题上不属争议国,且曾为南海争议的和平解决起过斡旋作用。所以习近平在印尼谈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并唯独在印尼提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五点建议。

至于马来西亚,王江雨在文章中认为,马国对华政策柔和,外交政策上稳重自持。比如,马来西亚是南海诸岛声索国之一,但从来没有像菲律宾和越南那样态度强硬,频生事端。马来西亚也不迎合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保持了一种不偏不倚的姿态。这些在中国看来,都是马国“值得交往”的良好品质,所以习近平在访问时说,中马是“谈得来信得过靠得住的好朋友”。

蔡鹏鸿介绍说,25年前中国宣布同东南亚国家进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时任总理李鹏在马来西亚宣布的,所以(马来西亚)有这样一个地位。“但是25年来能够和我们进行共同开发的,能够进行谈的是文莱。”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在一次讨论会上说:“我们在处理东南亚政策的时候,要越来越多地采取一种差异化的政策。包括在南海争端问题上,尽管马来西亚在南海争端中是直接的一方,但是应该说,政治上、外交上和战略上马来西亚不是一个主要的麻烦,主要的麻烦是菲律宾还有越南。”

关于当前中国在周边热点问题上的政策,有一种说法是“顶住日本,压住菲律宾,拉住越南”。周方银说,尽管这种说法有简单化之嫌,但可以解释为:中国现在对日本的对抗性更强一些,对菲律宾则是保持压力,但如果菲律宾转变态度,中菲之间妥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越南在有关争端中的考虑则更加复杂。它对美国的态度是既有公开的利用,又有很深的、潜在的防范心理。总体上说,越南更多地只是在工具层面利用美国,它并不会像日本、菲律宾那样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它在与中国的对立方面也不会轻易走那么远。

除此之外,美国在中国周边有5个正式的盟国,分别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其中,泰国和韩国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变化,2012年,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泰国领导人曾表示泰中关系比泰美关系更重要。韩国在朴槿惠上台后,对华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周方银认为它从地理上说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国家,它并不面临很明显的外来安全威胁,而且它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它的出口产品约30%是销往中国,因此,它也不会轻易与中国公开对立。此外,美国在本地区的安全伙伴印尼、印度、越南也都注意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这对于中国打开周边外交的局面,都是有利的方面。

周方银认为,差异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外部世界认识到,如果谁跟中国无理取闹,中国会很强力地应对,会让其承受代价;如果谁对中国好,中国也会给予很大的很有价值的回报;但这不影响跟其他国家的关系,跟其他国家的总体思路还是要实现关系的友好;这样一种差异化政策,可以产生引导其他国家跟中国打交道方式的作用。相反,过去不惩罚闹事国家的做法,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很多国家会起而效仿。最糟糕的一种政策是,闹事的国家一旦说我这几天不闹了,中国马上掉头去跟它改善关系,而不是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压力,这种做法会极大地降低闹事的成本和风险。

避免“化友为敌”

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外交,要求学界和外交部门对对象国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了解。

比如,关于“压住菲律宾”的说法,周方银认为,实际上中国并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压住菲律宾。另外,中国如果要压住菲律宾,有时候不一定需要直接对菲律宾用力。正如,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为,可以对其他独联体国家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它导致的一个政策结果,是很多利害关系不是很大的独联体国家,在没事的时候不会轻易去得罪俄罗斯,尽量避免给俄罗斯惹麻烦,因为给俄罗斯找麻烦的结果是给自己找更大的麻烦。

比如,在南海岛屿的争端国家中,马来西亚长期以来一直相当低调,但是最近两年发生了一些变化。蔡鹏鸿说,中国的军队到马来西亚的沿岸进行了宣示,宣示之后马来西亚产生了警惕。马来西亚在共同开发资源方面也是非常小心,最近两年由于南海争端,特别是他们感觉到中国崛起之后,马来西亚希望美国在这方面能够来制衡中国。

这提醒中国在处理南海争端的时候要掌握政策的分寸,避免把有些国家推到中国的对立面。但这在操作上需要比较高的技巧。“像‘压住菲律宾,拉住越南’这种说法,就是试图分化菲律宾、越南,但或许我们在执行层面(建海上钻井平台的做法),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中越又会坐下来谈,也未可知。”周方银说。“事实上,除中国外,几乎所有大国对外都是在执行一种差异化的政策。大国对外政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差别化的政策形成以后,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别人就不会说什么了。”

(作者为澎湃记者,文章转自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