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李臣:中国如何实施好“小棒外交”
发表时间:2014-01-22 10:26 来源:国际网
“小棒外交”提供了一种既可有效伸张中国主权,又可控制矛盾升级的有效维权途径。既体现了对中国过去“韬光养晦”战略的反思,也体现了中国不愿升级东亚地区主权矛盾的良好愿望。在推行“小棒外交”的时候,要注意政策的配套实施,更要充分运用国际规则,塑造中国诉求的合法性,维护中国大国形象。

近年来,中国周边海域纠纷风波四起,先是黄岩岛事件,然后是中日钓鱼岛之争,之后东海防空识别区、南海新规争议等等,不一而足。中国政府在面对上述争议时,都义无反顾地展现了坚定捍卫领土主权及其合法权益的姿态,其具体措施就是以外交姿态向世界宣告对争议海域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权益、派遣政府公务船只前往争议地点实施执法行为以及在争议区域实施具有主权管辖性质的新法规,以此来彰显中国的主权诉求及有效行政管辖现状。这被外界尤其是西方媒体形象地称之为中国的“小棒外交”,以此来与西方殖民时期惯被西方大国使用的以炮舰示威为主要内容的“大棒外交”相区别。

伴随着“小棒外交”的实施,外界惊呼中国已经告别了“韬光养晦”的战略,转而采取了一种更为自信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对中国周边地区乃至亚洲形成了安全上的挑战,引发该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乃至动荡。这其中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也涉及到中国如何有效运用国际规则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问题。

应该说,中国近年来在涉及周边海域争议时所采取的小棒外交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

“小棒外交”之所以得以实施一是源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自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GDP便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人所瞩目。2013年甚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外界普遍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与经济、贸易并驾齐驱的是中国的军费也不断攀升,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军费开支大国。军费的投入促使中国军事科技研发加速,各种新式武器的频繁亮相都说明了中国军力的不断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军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对周边出现的主权纠纷展现出更加自信的姿态和更多样化、更富弹性的应对,而不再限于多年前的空口外交呼吁。因为实力的增长使应对的工具和筹码更加多样化。事实告诉我们,在国际博弈场合,当一方实力较弱时,其手中筹码很少,无法有效克制对手,则往往只好“放空炮”,试图以外交上的强硬姿态来掩盖自身实力上的虚弱、吓阻对手。

“小棒外交”在中国与他国主权纠纷中得以推行还有战略形势上的考虑。伴随中国急剧崛起的是美国的戒备和防范。虽然美国对华戒心不是现在才有,但是近些年却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其后果就是美国全面推行“重返亚洲”或“战略再平衡”的实施。这一战略使得美国在政治上不断支持与中国存在海域主权纠纷的争端国、在经济上推行TTP、在军事上强调前沿存在以及鼓吹“空海一体战”等等,由此,那些与中国有隙的争端国自然心领神会,底气十足,赤膊上阵,不断地与中国叫板。中国为了反击这些国家的挑战,又不至于与站在这些国家背后的美国产生正面冲突,采取海域不间断巡航为主的“小棒外交”自然成为上选。在海域不间断巡航并实施执法行为,既可以对外界产生中国的行政存在的印象,为今后的谈判争取足够的筹码和有利态势,也可以安抚国内强硬呼声,更可以有效压制住实力弱小的菲、越等国。可谓“一举多得”,性价比高。

可以说,正是中国实力的上升和周边战略态势的改变,促成了中国果断实施“小棒外交”。对黄岩岛的实效控制和主动进入钓鱼岛海域与日本针锋相对的持久巡航都是实施“小棒外交”获得的成绩单。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小棒外交”的实施在收获的同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一是“小棒外交”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面考量和长久打算,切不可幻想毕其功于一役。针锋相对的主权声明与派遣公务船只实施执法行动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切的背后是军队的严阵以待、国内舆论的大力支持、外交层面的鼎力协调(包括在国际社会进行沟通和协调、说明中国主权主张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争取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要在主权争端海域还要长期保持执法存在,保持对相关争端国的压力,没有这些配套行动以及长期坚持,“小棒外交”是难以获得有利于我们的成果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外交、国防、对外贸易、司法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行动,以一个攥紧的拳头打出去,获得最佳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即将诞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一个能更好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体制创新,可以预见,这个机构的诞生将为“小棒外交”的实施增添强大动力。

二是我国在实施“小棒外交”时应该更加注重对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细致研究、娴熟运用,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在争端领域,“小棒外交”的实施主要被视作国家硬实力的运用,如派遣政府公务船只、飞机等,但是,硬实力的运用应该辅以软实力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政策收益。这些都是我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切实注意的。比如在对东南亚小国如菲律宾等实施“小棒外交”时如何做到有效维权而又不被国际社会误认为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不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急于改变现状”的一方。这就要求我们在争议海域实施执法行动时一定要注意按照国际规则行事,做到不粗暴执法,不滥用武力,尽量维持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在行动中切不可产生“这是我的地盘,我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谁也管不着”的错误想法。而有时候我们似乎就是这样想的,比如我们在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时就显得生硬和仓促,事前对周边国家沟通不充分,宣布时也不给周边国家心理上的适应期,而是直接在宣布划设后立即生效、巡逻,事后又以“说三道四”、“指手划脚”来反驳他国的非议之声。这种过于武断的做法就很不可取,给国际社会造成中国毫不通融,试图以武力强行改变现状的观感,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我们本来完全正当的举措反而带来了区域的紧张和自身的麻烦。需知与国际社会有效沟通和协调,是一个国家如何以国际公认的文明规则与他国有效互动、相处的问题。在这方面,韩国扩大防空识别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国扩大防空识别区是事先向周边国家通报,争取理解,还将其政策公示了一个礼拜。这些措施对获得他国的理解不无裨益。虽然韩国的举动与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的背景和条件都很不相同,但是其具体做法上确实体现了透明度,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在现今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充分考虑国际影响和他国观感,切实做到合理合法合情。因此我们在实施“小棒外交”时,为了预防他国的恶意揣测和误解,为了更好地达成战略意图,应当尽可能做到与当事国及相关地区进行有效沟通,努力向国际社会充分说明我方政策的意图,表达我国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良好愿望,在自身诉求与地区秩序之间尽量保持平衡和稳健,即使效果不佳,也不能轻言放弃。最不济也可说明中国“先礼后兵”,总比一意孤行、毫不通融要好些吧?我们不能总让外交成为反驳他人指控的发声筒,而应该让外交成为主动融解误会与隔阂的润滑剂。

因此,在新的一年,我们的周边形势不会得到根本改观,以前的矛盾也不会根本缓解,旧的冲突仍将继续,新的博弈正在缓慢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小棒外交”还将继续奉行,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既可有效伸张我国主权,又可控制矛盾升级的有效维权途径。“小棒外交”既体现了对中国过去“韬光养晦”战略的反思,也体现了中国不愿升级东亚地区主权矛盾的良好愿望。在推行“小棒外交”的时候,我们既要注意政策的配套实施,更要充分运用国际规则,塑造我国诉求的合法性,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助力。

(转载自共识网,有删节)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